常熟日报讯(记者 王钱欣 实习生 徐鹤摄影报道)往年7月中旬,葡萄种植户叶喜妙和妻子忙着卖葡萄。今年他家的葡萄理应也是大丰收,可因为前期使用了未经招标的农药,他家19亩葡萄几乎绝收。
叶喜妙是浙江三门人,来支塘镇厂桥村种葡萄已有八年。走进他的葡萄园,一眼就能看到枝叶枯萎,葡萄串颗粒干瘪,表皮没有光泽,不少葡萄已烂在枝头,与隔壁另一家葡萄园里颗粒饱满的葡萄形成鲜明对比。叶喜妙说,挂在枝头的这些葡萄已经不能食用,“往年葡萄成熟后小鸟会来偷食,今年连鸟都不来吃了”。
为何一墙之隔的两家葡萄园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叶喜妙说,今年5月20日左右,他去镇上一家农资公司的门店购买除草剂,购买时和店主讲清楚是葡萄园用的草甘膦,店主拿出一箱给他,因之前用过,除草效果不好,他问店主有无其它种类草甘膦,店主推荐了另一种给他。这种草甘膦叶喜妙未曾用过。他购买了41包,回家后给19亩葡萄喷洒了这种草甘膦。
20多天后,叶喜妙妻子发现靠近果园大门的一株葡萄枯死了。她责怪叶喜妙在打药时不小心将葡萄弄死了。可当叶喜妙在果园查看一遍后发现,果园里葡萄叶成片枯萎,捏上去没有了韧性,声音发脆,果实串和20多天前相比,非但没长,反而出现了萎缩、腐烂的情况。
他赶紧打电话给镇农服中心。农技员看过后告诉他,葡萄枯死是因喷洒的草甘膦中含有甲黄隆成分。这是一种高效除草剂,凡是打过这种除草药的葡萄难以成活。
技术员的一番话让叶喜妙懵了。为了今夏有个好收成,他和妻子前期投入了4000多元,还追加了肥料,可辛苦了大半年,却落个颗粒无收的结局。
他找卖草甘膦的家那门店理论,也去过镇农服中心。农服中心工作人员称,他购买的这种草甘膦没有经过招标,是农资公司自行购入的。
叶喜妙说,往年一亩葡萄能收4000多斤,按批发价能卖2万多元,出事后,经过协商,草甘膦生产厂家和农资公司愿意3年一次性赔偿,但费用低于他要求。他觉得,应该先赔偿今年损失,来年看损失情况再议。于是,他在7月23日向市便民服务热线求助。
另据叶喜妙介绍,附近还有两家葡萄园使用了这种含甲黄隆成分的草甘膦,也出现了和他家一样的情况,但使用面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