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方塔]“金剪丝情”爱心志愿队

爱,从“头”开始

没有鲜花的拥护,却执着于奉献爱;没有富贵的生活,却一直带着爱前行。手拿梳子,舞动银剪。二十年坚持做公益,带领他的团队帮助颐养院、儿童福利院、部队官兵义务理发共计15000多人次,免收劳务费达15万多元,义务献血近9000cc,为灾区人民多次捐款,不求回报。他,就是虞山镇“喜多廊”美容美发店经理苏建琼,曾获得常熟市劳动模范、常熟市“争先创优”先进个人、常熟市“十佳个体户”、苏州市“光彩之星”、“苏州文明市民标兵”、“常熟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苏建琼的奉献让我们认识到:做公益不分形式、大小,不分高低贵贱,只要献出爱心,就是大奉献。做公益,贵在坚持,贵在不求回报。

爱,从“头”开始,坚持不懈

1993年,苏建琼在苏州总工会职工学校担任美发教师,带着学生们,他为居委和驻地部队的居民和战士们义务理发,风雨无阻,一做就是4年。在苏州做公益活动时,他深感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从而萌发了终身做公益的想法。   

1997年,苏建琼来到常熟,在甸桥开设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开张不久,他就坐车到市中心去打听敬老院的地址,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路过方塔街一家丝网印刷广告店时,终于从看店吴阿姨嘴里打听到常熟敬老院的详细地址。

第二天,他就和虞山镇颐养院进行了挂钩服务。此后每个月,他都会和爱人抽出一天时间到泰安街的颐养院免费给老人理发。路远,他们就带着理发工具,自己坐车过去。

2007年,颐养院从泰安街搬到了虞山下,苏建琼的理发店从甸桥搬到方塔街,又搬到黄河路。但无论寒暑,无论远近,每个月苏建琼都会安排时间带店员去颐养院为老人理发。一开始,店里除了他们夫妻俩,就一个学徒;后来,和他一起做公益的店员多起来,他便组建了“学雷锋小分队”。

后来,他的“学雷锋小分队”走进虞山顶上的军营,坚持每月一至二次到部队为战士们理发。之后,常熟儿童福利院,也常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为了方便老人,2004年初,他出资1.7万元在颐养山庄开设了一间专供老人理发的服务室,添置了柜具、座椅、镜台、按摩洗头床、电热水器等一整套设施。从此以后,老人理发有了固定的场所。

颐养山庄1号楼有百来位老人,他们的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他们就把理发器具带到床前。一次,他遇到一位70多岁的卧床老人,因为疾病,他的后脑勺向内凹陷得厉害,有些可怕。苏建琼和护工一起,小心翼翼把他抱到椅子上,围上围布,然后小心地施展技艺,心里想着如何让老人的后脑勺看起来饱满一些。等理完发,老人嘴里“好囡、好囡”说个不停,在场者无不动容……

还有一位有头癣的冯老伯,厚厚的一层头屑,一梳头,就像尘土一样纷纷扬扬,人人避之不及。苏建琼和他的徒弟一视同仁,照样帮他剪得满意——当然,所有理发用具,他们都会细心消毒。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别的方面无法作出什么贡献,但我有一点手艺,我就要尽我所能做一点好事。”每当别人发出赞许的声音时,他总是这样谦虚地说。但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他用行动将做公益进行到底,温暖了无数老人,同时为常熟这座江南文化名城,增加了厚度和温度。

做公益,很不简单,因为要努力坚持;做公益,又很简单,只要你肯奉献,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不求回报,无怨无悔。

苏建琼不仅技艺高超,曾先后获得中国造型名师、江苏省“美发名师”、国家级美发高级技师、2012年中国菲灵造型大赛全场总冠军、2013年行睿榜中国骄傲发型师等称号,而且性格温厚,善待他人。但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还是不可避免地和他人发生纠纷。他只好寻求法律帮忙,到处打官司,后来对方虽然赔偿了他一些钱,但赔偿的金额远远补偿不了损失。亲朋好友们都替他打抱不平,但苏建琼宽宏大量,把苦楚留给自己,且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社会,更没有因此而中断公益活动,他一如既往,每周星期二都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修剪胡须、眉毛,陪老人聊天。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大爱。这种大爱如一泓清泉,洗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爱,从“头”开始,聚沙成塔

人缘很好的苏建琼,在同一个行业里,一直被大家默认为“头”。在做公益时,他当仁不让,充分发挥自己头领的作用,身先士卒。

他还把每个月能参加一次公益活动作为店内的招聘标准,公益服务,不仅是对他们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心态的考验。

开始,店里的一些年轻人刚刚接触义工活动的时候,由于有的老人年岁大,有时不太讲究卫生,头发难免会有异味,令他们很别扭。但是苏建琼总是带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尽心尽力,在他的感染下,员工们非常配合义工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为部队官兵理发,有时没有公交车,上山要走1个小时,员工们也不抱怨。

2008年汶川大地震,苏建琼组织青年团员献血2400CC,捐物6000多元;同年8月28日,将新店开业当天的所有营业额悉数捐给了兴福管理区的贫困学生。2010年玉树地震后,组织店里的青年团员联合驻常空军部队,看守所武警中队,清和坊社区在社区广场开展主题为“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的募捐活动,向灾区人民捐款3000多元。2011年,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共献血2000cc。

是啊,爱,只要从“头”开始,一定会像星星之火,四处燎原。苏建琼在转让黄河路上的店面时,把做公益的事托付给一个在李闸路开店的同行,还发动市美容美发协会的成员,到“春晖”护理院去给老人们免费理发。目前,他还打算组织同行们在常熟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点,分散行动,遵循就近的原则,定向服务,随时为全市的老人、战士理发。

爱,从“头”开始,植根民间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回报第二故乡常熟,他试图让爱转个身,从另外一个“头”开始。不过,这个“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头,而是常熟几千年文化的源头。为此,他转让了黄河路上生意兴隆的理发店,在东门大街租下两个门面,一个门面继续开理发店,维持生计。另一个门面则用于收藏和展示具有江南民俗特色的用品,比如绣品、榉木家具、蓝印花布、陶罐等,通过对这些物品的鉴赏、收藏、展示、变卖,顺藤摸瓜,了解常熟的历史和风土民情,寻找常熟几千年文化的源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享受收藏过程中的乐趣,并借机结识更多有文化的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引导更多的人和他齐心协力做公益。

爱,从“头”开始,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睿智善良的苏建琼,用心良苦。他的这一善举,再次让我们寻回了人的出发点——性本善。

感动之余,我们禁不住想问,苏建琼为何心地纯洁善良之至,难道他的出生地民风特别淳朴吗?答案是否定的。苏建琼的出生地广东茂名市,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没有特别之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把他的心灵磨砺成一块美丽的玉石呢?这事儿,还得从他的父辈说起。

爱,从“头”开始,代代相传

苏建琼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全家人的“头”,质朴善良,品行端正。不仅如此,苏父还乐于助人。一次,在路经一个水池时,发现一个女孩不小心掉进水池里,他立刻跳进水池,把女孩救上来。女孩的父母千恩万谢,让女儿拜他做了干爹。从此以后,两家人互相来往,建立了深厚的情义。还有一次,隔壁邻居家房子着火,眼看民房里的老奶奶就要被烈火吞没,浓烟滚滚,火势凶猛,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冲进大火,救出了老奶奶。

父亲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启迪了苏建琼。如今苏建琼和父亲一样,尊老爱幼,严以律已,与人为善,家庭美满。儿子在他的教育下,诚实大气,乐于助人,成绩优秀,今年九月将踏进大学校门。苏建琼欣慰之极,决心在有生之年,继续在常熟为弱势群体义务服务,让爱心在银剪下开出朵朵奇葩。因为他觉得:热爱公益,就是自己一种爱心的“情感储备”,只有善于施行“情感储备”的人,他的人生才能快乐幸福,这是金钱换不来的。

他还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平凡做人,平凡做事,融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这位理发师20年来所做的一切,却是那么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是他用爱心和行动赢来的,更是他用平凡和坚持换来的。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的,他用长期的坚持在践行着他的一个信誉和誓言。做公益,要用平常之心,不哗众取宠,不心血来潮,要以小聚多,唯有如此,滴水也能石穿。

2013年8月2日

(作者:李正琼)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SJX]

标签: 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