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建设富有常熟特色的美丽乡村

———市政协主席(扩大)会议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案

建设富有常熟特色的美丽乡村,要落实政策普惠制、增强规划严肃性、化解土地硬制约、集中事权提速度,深挖内涵彰显特色。

文◎政协常熟市委员会

建设富有常熟特色的美丽乡村,既是我市建设幸福美丽常熟目标的要求,也是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市委市政府打造惠民、便民、亲民的重大民生工程。2013年8月,根据苏州市关于美丽村庄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村庄的实施意见》,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统筹协作,全力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共建设美丽村庄有关项目111个,受益农户3015户,有关村庄风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逐步提升,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社会文明不断提高。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市政协十分关注,将“美丽乡村建设”列为今年的协商建言重点课题之一,组织委员进行专题调研,市政协十三届十次主席(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

经过协商讨论,委员们认为,常熟的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很多看得见的成效,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隐忧,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公平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集中办公机制已经建立,但运转效果有待提高;思想认识上、规划设计上、土地瓶颈上的制约亟待破解;重硬件与环境、轻软件与内涵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等。委员们认为,常熟的美丽乡村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落实政策普惠制

通过深入调研、对照分析,我市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10个美丽村庄示范村(点)的创建工作,到年底完成了苏州市的要求。但由于受建设周期短、标准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因素的制约,在选点时以原基础条件较好且已多次享受公共财政扶持的村为主,造成了与相邻村之间更大的反差,引起了周边村庄村民的不满,无法体现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建议要进一步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政策、资金的普惠制,实现公共财政支出均等化。考虑到全面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资金投入巨大的现实,可以先从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加快推进保留村庄环境整治、公共休闲场地建设、道路管网铺设等工程。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强化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幅画的理念,坚持政策的普惠性、公平性,让全市农民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

增强规划严肃性

从实际建设情况看,我市部分创建村存在随意改变规划、不按图纸施工的现象,缺乏规划的严肃性。建议大力推行规划工作“一线工作法”,即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及时发现、纠正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将违章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规划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力度,对违反规划擅自超越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要及时严肃纠正。在完善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使规划尽可能贴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努力做到科学规划、民主规划。

化解土地硬制约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之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匹配。对于撤除的村庄,要分年度排定实施计划,有序推进置换工作,并要做好原有宅基地的复垦复耕;对于布点的村庄,在整治改造中需要调整住宅所需的土地,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在综合整治改造过程中,需要建设公共设施所需的土地,也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集中事权提速度

我市虽然于去年成立了市美丽镇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但由于集中办公条件尚不成熟、职能划分还不够清晰,导致领导小组无法全力运转。建议提高市美丽镇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效率,组长带头狠抓工作推进力度,推动运转集中办公机制;同时,由“美丽办”统筹全市乡村建设有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落实进度。

深挖内涵彰特色

从去年创建村的规划实施分析,大部分示范村比较侧重于硬件建设与环境提升,对软件建设与内涵提升做得不够或未予重视。建议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首先从打响口号开始,提出一个推得开的常熟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增强凝聚力;其次,要着力丰富美丽乡村内涵,从自然风景、特色农业、经济发展、风俗文化和百姓民生等方面挖掘美丽元素,彰显乡村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利在当代、恩泽后代的好事。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投入、宣传引导、管理服务,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9月10日,市委书记惠建林在市政协报送的《建设富有常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议案上作出批示,请分管副书记研究落实相关建议。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SJX]

标签: 常熟 乡村 特色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