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协选择“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作为主席专题视察议题,成立调研组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远赴广东中山、惠州等地考察学习,带回了先进的发展经验。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就我市城乡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许剑鹏 钱忆平:

我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

建设使用情况分析与建议

一、主要成绩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已纳入2030年常熟市社会事业中长期规划;建立了较完善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体育设施积极向社会开放且力度逐步加大,学校开放程度居全国先进行列;市区慢行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健身步道、自行车生态骑行道等体育原素已逐步融入城市道路建设中。

二、存在的不足

1、规划调整少规范、实施不到位。在“十二五”期间规划了4个片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分别服务于城区的东南西北片,即泯泾、新厍、琴湖、元和四个全民健身中心,目前仅完成了元和一个。

2、设施辐射面有待均衡、设施种类及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市、镇体育设施较好,有专设机构、专人管理,但非建制镇、村、居住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空间布局零散,缺乏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

3、已有体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从城区而言,镇属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开放力度较大,但市直属中小学(8所中学、5所小学)的体育设施开放较滞后。社区内大量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体育设施如何向社会开放还需进一步探讨。对社区内不少民营经营性健身场馆还需规范与引导。

4、经费投入主体较单一,设施维护保障较困难。目前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主要由市镇两级政府各自承担,且缺乏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非常缺乏。为弥补经费的不足,每年体育主管部门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拿出200多万元用于全市城乡日常维修更新经费,要维护城乡近500套健身路径,健身路径按照每个村(社区)一套的标准无偿划拔。市体育局虽专设了维修机构、维修人员,公示了维修电话,但经费人手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各村(社区)的需求。

三、建议

1、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与责任意识。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尤其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中要重点宣传。使城乡居民认识到,要把花在医院病床上的钱,先花在健身上,把花在赌台、酒台上的钱转到健身上,实现健身与修身的高度融合。

2、进一步强化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合理性,加快片区、村(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专项规划批准后,要确保规划的强制性,自觉依法实施。涉及到规划变更或调整,需进行专题研究,按照法定程序报经规划审批单位审核批准。涉及用地性质调整或设施取消等重大问题,需组织专家论证。规划部门应及时将规划成果转化成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可操作的政府文件,加强规划的实施引导。

要加强监管,尤其是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都应按标准配套公共体育设施。建议重点加快泯泾、新厍、琴湖三个片区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及完善村(社区)级公共体育实施。建议在片区健身中心规划建设中,适当增大占地面积、因地制宜重点配置传统性健身项目,达到既能满足大多数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又保证公共体育资源集约使用的目的。

3、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协调城乡联动的工作机制。借鉴广东经验,各级政府要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指标,做到优先立项、优先选址、优先建设。建议成立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办公室,扎口在住建局,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保证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镇(街道)要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辐射带动村(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各村(社区)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其全民健身的带动作用和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投身到公共体育事业建设与全民健身中来。

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者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打造一支具备良好道德与技能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各类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全民健身基本服务标准和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与奖励挂钩。

4、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首先,政府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列入政府基建投资计划,将全民健身设施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奖励办法。研究制定公共体育设施统一采购与维护管理办法。

要充分调动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社会资金准入制度。在立项、选址、用地、服务定价、政府购买、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建立社会资本投入运行回报机制。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问题,可按社会公益性建设用地,由政府无偿划拨解决;房地产开发商配套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时,给予减免这部份配套建设费等优惠政策。

为迫切解决居民居住区健身设施维修不到位问题,建议降低物业维修基金的使用门槛;针对没有物业维修基金的城镇老旧住宅小区,建议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切实解决“无人修、无人管”的现象。

开展体育产业化经营。社区文体中心应设有购物、餐饮、休闲等消费设施,发挥聚集效应,提高综合效益。建议加快实施职工医保卡用于健身消费办法。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各方共建公共体育设施的新格局。■

(许剑鹏系常熟市政协委员、中华会计函校常熟分校副校长;钱忆平系常熟市政协委员、常熟理工学院资产处副处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 体育设施 城乡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