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4

金嘉梅:

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环境

长效管理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村庄环境整洁为前提,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平衡,长效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稳定性差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各地重视程度不均衡。一是部分村片面注重村庄外部形象的塑造,忽视日常整体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二是注重三星级康居乡村的管理,对其它康居乡村管理标准不高,督查和考核方面力度不大,环境脏乱差有返潮现象。

资金保障机制不平衡。一是市镇两级财政资金对各镇村的投入不平衡,投入偏向示范点重复打造,而忽略在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缺少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投入约1200万用于长效管理,总体来说还是偏少(安吉投入2000万/年用于长效管理)。未能较好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少到位。一是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进缓慢;二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遍缺乏;三是部分道路设施落后,影响环境质量。

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是没有充分突出全民参与的原则,群众配合度不高,自治作用不强。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活村民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考核督查机制有待健全。在部分村(特别是市场化运作的村)的长效管理考核中,未能真正体现奖惩挂钩。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庄环境的日常督查面广量大,要求也有所提高,城管等部门由于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不足,全覆盖督查存在一定困难。

教育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在提高农村群众文明意识的宣传教育中,缺乏村庄精神内涵的统领,未能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流于表面。群众参与度不够,响应率不高。

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在规划建设逐渐到位后,注重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显得尤为突出,为此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目标

要把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以“环境卫生整洁”为中心,突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包括整治三乱、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清理、环境绿化、抵制新违章等。对于示范村,重点提升管理内涵;对于脏乱差回潮、外来人员集居地一些重点区域,应及时加大整治力度,采取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加大长效管理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政府对已经确定的保留村庄的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补助,加大在长效管理上的奖补力度。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广覆盖为前提,加强村庄道路设施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外来人员集居地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量收集焚烧。推行劳务合作社(联社),配套机械化作业设备。规范保洁员队伍,适当提高保洁员待遇。

创新管理机制,促进自我管理

村民的主动参与、主动维护,是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更广泛地开设群众活动阵地,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和能动性(桐庐市荻浦村设有保庆堂、积善堂、议事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可以通过制订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奖惩制度,制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SJX]

标签: 乡村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