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两代人不得不面对的代沟

                  

  我们都习惯用“代沟”这个词来解释子女与父母两代人在评价问题标准、解决问题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分歧和矛盾。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时代的差异,无论是处于哪个年龄段的子女与父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让双方都无法互相理解的问题。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有主见,很难管,可能是跟孩子有代沟了。”而子女则会说:“父母太不理解我们了,我们之间有代沟。”代沟就如一堵无形的墙,挡在了两代人之间。

  孩子与我的交流越来越少

  “为什么我现在跟孩子多说几句,他就会嫌我唠叨,也不会跟我说自己的事情?”这是咨询者王妈妈的问题。

  王妈妈称,虽说以前儿子小王与自己交流也不多,但是孩子在身边,每天能看见他,心里也踏实。现在小王在外地的一所大学读书,除了寒暑假回家,平时基本都不在常熟,王妈妈与孩子的联系只是每周末一个电话。“就是因为怕他嫌我唠叨,我才一周打一个电话,但每次基本上都是10分钟以内就挂电话。”一开始,王妈妈以为是因为在学校周围有人,小王不方便跟她多说所以每次都是匆匆挂了电话,可是,等小王放假回家后,小王话少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变。

  孩子还在初、高中时,由于紧张的学业压力,父母通常会忽略孩子学业以外的其他交流,只要孩子学习没有下降,父母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挺好。孩子回家,跑进房间不与他们交流也是为了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时候父母都会选择用不打扰的“零交流”方式。这样日积月累的“零交流”让孩子认为父母并不想知道自己的想法,只要考试后能交出让父母满意的成绩就可以,与此同时,孩子也习惯了父母之前的“少言寡语”。

  一旦等孩子进入学业相对轻松的大学时,父母才发现,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自己的“苦口婆心”,在孩子的眼里却变成了唠叨。久而久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困难,被他们用“代沟”来解释。

  父母根本不理解我的想法

  除了在学生时代与父母缺少交流产生的代沟外,在工作后年轻人不免也会遇到不一样的代沟问题。网友小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前两年没有受到年龄的制约,在相亲中小芹总抱着走走看看、找感觉的态度,父母也没有催促得很急。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芹慢慢地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同时,父母也一改以往的态度,由之前的淡定变成了焦虑。“见了一些外部条件都很优秀的男生,但就是没有感觉,不来电。‘没有感觉’这个理由却被爸妈认为是我自己太挑剔。”小芹说,她试图跟父母解释了很多自己心里的想法,可是每次都是徒劳,父母总是用年龄这个因素催促。

  有别于学生的“不开口”,嫌父母唠叨。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更愿意试着与父母交流,用自己的想法转变父母的观念。但是,两者之间还是会因为思维方式、出发点等诸多不同,造成比之前更大的“代沟”。

  在婚姻这件事情上,父母希望子女早日成家,把婚姻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使命”,请子女去执行;子女为了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另一半,

  而把模糊的“感觉”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以便自己在相亲或交友中获取进退的自由,是年轻人择偶的新特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也有着属于自己群体的行为标准。

  两代人的代沟需要沟通

  子女与父母的代沟问题就像去超市买苹果的两个人,作为子女的一方会以苹果的外观和口感作为买不买苹果的依据,而父母则会从苹果有没有营养价值来选择买不买苹果,这两者的评判标准都没有错,也都有道理,只是双方考虑的角度不同,这时候就会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矛盾的产生需要双方的理解与沟通,一味坚持自己的想法只会让双方产生更大的代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