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乐观与悲观心态下的思维差异

        我们也许都听过一个十分古老的故事:两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途中遇到了一支送葬队伍。秀才甲看到以后觉得,赶考途中遇到死人很不吉利;秀才乙则认为,送葬队伍中的棺材是“官财”的谐音,预示着本次殿试能取得好成绩。最终的结果,也的确如秀才乙预料的那样,他金榜题名从此官运亨通;秀才甲则很不幸地名落孙山。

        当然,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但却很好地揭示出了人们在乐观与悲观心态下,产生的思维模式差异。曾经有心理研究人员,根据事先的了解和观察,寻找了悲观心态倾向者和乐观心态倾向者各14人并分成两组,将同样几组景物拿给他们观察。结果发现,两组人看到的事物完全一样,但他们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比如,研究人员们拿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给参加实验的人看,并请他们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结果大部分悲观倾向者的看法是,杯子中“少了”半杯水;而乐观倾向者则更多地认为,杯子中“还有”半杯水。之后,研究人员还给他们看了更多相同的图片,发现悲观倾向者看到其中“愤怒表情”“坟墓”“痛哭者”等具有消极倾向的事物图片时,描述自己看法的时间要明显长于乐观倾向者;相反,乐观倾向者看到“小动物”“冰淇淋”“阳光”等具有积极倾向的事物图片时,描述看法的时间则长于悲观倾向者。

        显而易见,乐观心态倾向者与悲观心态倾向者,其思维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乐意将心神集中到积极的因素中,而后者则与之相反更愿意把精力关注在消极因素上。所以,文章开头的两位秀才,在赶考途中遇到出殡队伍,便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和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乐观还是悲观的思维模式,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只是每个人在平时生活中,内心养成不同关注习惯后,产生的一种“惰性”。任何人都希望遇到快乐,也没有人愿意遭受痛苦,但并不代表内心只会关注快乐因素,而无视痛苦因素的存在。乐观倾向者与悲观倾向者的差别,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把“发现”快乐当成为习惯,而极大地抑制了关注痛苦时产生的不良情绪。

        所以,请让我们把“发现”快乐当成一种习惯,并未“改变”的生活或许就会因此而产生巨大“改变”。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差异 心态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