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品味麻辣教师的育人理念

       前言

        教师节临近,当大家向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道声节日快乐之际,师生关系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今,课堂上90后、00后的孩子们越来越有个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未必能对他们起到最好的效果,于是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心理,施展出各种“麻辣”招数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

        本期“虞城情感”,小编特别推出“麻辣教师”专题,让读者了解巧妙掌握学生心理后的“麻辣教师”,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赢得学生欢迎的?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让读者感受一下“麻辣教师”的精神世界……

        1放下老师架子做“知心哥哥”

        传统观念中,老师大多非常严肃,师生间也保持着一定距离,好让学生们产生一定的敬畏感,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但小丹作为本市一家重点中学的物理老师,30出头的他,平时却从不摆出老师的架子,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了他们的“知心哥哥”。

        在小丹老师的理念中,学生只是一个孩子扮演的众多角色之一,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因此,老师如果一味地以师长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并不一定能很好地与学生开展良好的沟通。课余时间,走下讲坛的小丹老师在学生眼中更像一个大哥哥,常和他们一起参加打篮球、踢足球等各种课外文体活动。

        令同学们影响最深刻的,则是小丹老师的一段“观众”经历。大概在去年的学校艺术节前夕,小丹老师的学生们正忙着排练一个舞蹈节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们邀请了“哥们”小丹老师来观看他们的排练。当他来到排练场地后,带着赞许的目光欣赏学生们排练的节目,期间从未以老师的身份对排练中的任何细节作出指导,只是在结束的时候称赞同学们的节目“很好看”。没想到,从此以后同学们几乎每次排练都邀请小丹老师,他也非常乐意做学生排练时唯一的观众。发展到最后,每次只要小丹老师前来做“观众”,排练的效果都明显好于平时。其实,小丹老师清楚,学生们之所以产生更高的积极性,是因为自己的“观众”行为更多的是在鼓励学生,鼓励他们培养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这是教师最容易忽视,却是学生最希望得到的。

        在小丹老师的思维认识中,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善于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分别。对于不善于学习的学生,他会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有效地为他们淡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负担与困惑。去年,有一位女同学刚升入高一,初中的物理成绩并不理想,对高中的学习也非常没有信心。小丹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女同学对物理所付出的努力也不少,但在长期不理想成绩影响下,学习的挫败感却十分严重,导致学习效果十分糟糕。

        小丹老师便对症下药采取了表扬战术,无论那位学生每次物理考试考多少分,他都以鼓励表扬为主。如果成绩十分理想,他立马对学生全班表扬;如果成绩不理想,他也总能在整张卷子中找出闪光点私底下表扬,接着为对方细分试卷中的知识点,总结出学习中的擅长与不足之处。小丹老师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女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理包袱,不断加强在物理学习中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而在学生心中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系统。现在,这位女同学学习物理的信心十足,已基本克服了先前对这门科目的恐惧心理。

        2善于聆听孩子们的“委屈”

        在学生的脑海中,只要做错事,就会被老师严肃批评,他们必须毕恭毕敬地聆听教诲,哪怕一丁点的辩解都会被老师认为“反省态度不好”而遭到重罚。然而,在重点中学当了多年班主任的周老师,却时常会反其道而行之,倾听“调皮”学生的各种“委屈”,然后再用学生的逻辑去引导,反而更让他们心服口服。

        周老师觉得,学生其实和成人一样也十分好面子,违反学校纪律后,不允许辩解,还要听一堆大道理。不仅自尊心受挫,也不会对“大道理”产生认同。尤其对于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传统的批评教育模式,只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激发他们更强的叛逆精神。因此,周老师看到学生“犯错后”,首先扮演的角色绝对不是“说教者”,而是一名“倾听者”。

        上个学期,周老师班级的一名学生,因为上英语课时睡觉被任课老师指责而引发对骂,最后她干脆把课本与练习册往地下一扔继续睡觉。班主任周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了这名学生和他聊天。“我想知道,上午英语老师说了什么话,让你这么生气?”学生平静地告诉周老师,上午被任课老师发现自己睡觉后,她也感到十分惭愧,但听到英语老师说她“自以为是”后,她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就和老师“理论”起来,最后也恼羞成怒说出了“不要你管”之类的话来反击。

        对此,周老师并没有对学生和任课老师的行为做任何评价,而是问学生:“如果你的心情像现在这样平静,再遇到上午的情况,还会和老师吵吗?”学生觉得,自己以现在的状态肯定不会和老师对骂。接着,周老师告诉学生,其实任课老师上午和她一样,遇到状况(学生睡觉)后心情无法平静,所以才会说些比较“重”的话。最后,学生觉得周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是自己一时气愤才会和任课老师吵架,于是立马主动地找英语老师道歉。

        当然,周老师扮演“调皮”学生“倾听者”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勇敢承担错误与责任。有一次,周老师在夜自习上发现一名学生,正利用做作业的时间看手机上的小说。学生得知后十分担心,因为按照制度不仅学生的手机会被没收,夜自习的资格也会被取消,势必会惊动父母受到更严厉惩罚。周老师听完学生的理由后,十分抱歉地告诉学生自己不能违反学校制度来帮助他,同时为学生分析“违纪行为被父母知道只是小事,关键是要改正利用自习时间看手机的错误”。

        接着,周老师立刻当着学生的面拨通了学生母亲的手机,在告诉家长孩子违纪状况的同时,也让对方知道自己已经按照学校制度处罚了孩子,等他回家后不要再做其他处罚,以免孩子将此事的关注点从“反省错误”向“承受处罚”转移。学生听到周老师的电话后,立马消除了心理负担,也开始主动思考夜自习课上的错误。

 

        3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案

        在旁人看来,教师的工作只是简单的几堂课教学以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寒暑假的休息,这样的工作令人羡慕,可只有当人们真正了解教师,才能知道他们的伟大付出。在教授语文的小强老师看来,当老师最需要的是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感兴趣?怎样才能更好地教授课堂以外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教学知识?这些问题,小强老师都一直在思考。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学内容和角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老师只有根据自己的判断,找到适应学生的方式才能教好。”在小强老师看来,教与学,更多的“责任”是在老师身上,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课程,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语文老师对微型小说了如指掌,也知道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结局的“规律”,因此对他们来说小说的结局已不是特别新奇,也容易被大多富有经验的老师所忽略。但小强老师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将主要集中于小说的结局,因此他在教授课程时,就会着重与学生强调这个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来切入,让学生对微型小说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尽管面对应试教育,小强老师也有他的无奈。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不愿用相同的教案去重复自己,每次40分钟的课程内容,他都会花2-3小时的时间去备课,为的就是能让学生在应试的同时,也能培养出他们的气质与审美观,他说这就是人文学科的魅力,也是与理科学科之间的区别。除了是一名语文老师之外,骨子里有着对文学热情的小强老师也是学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谈起文学社,小强老师说:“经历过文学社人丁稀微的时候,我能够理解进入高中后学生们课程压力比较大。不过现在,我们的文学社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我们的社长先后两次得到过省作文大赛现场赛的特等奖,这个真的很不容易。”面对此类在文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小强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去指导。

        与其说小强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不如更贴切的形容他是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时他更看中文言文的学习,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语言,文言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构词能力。撇去既有的书本知识,小强老师更愿意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爱语言、爱文化,用文学的知识去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学气质,“就算日后学生遗忘了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我也不会觉得是白教了,我相信在潜移默化中,他们身上总会有被文学影响的影子,这才是我想教予他们的。”这就是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心境。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理念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