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科研工程师的成就与挫败

        当人们提起科研人员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位带着眼镜的秃顶博士,在试验室做各种千奇百怪的实验,发明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品。他们好像会手拿试管添加各种试剂调制,经过无数次化学爆炸后创造出全新的药剂;又好像会拿起各种怪异工具,制造出可以改变世界的全新机器设备。这个职业在外行人印象中貌似很神秘,但制冷设备科研工程师老王,却告诉笔者,那一切只是电视导演的想象,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没有那么疯狂与浮夸,而是在无数次严谨的实验中交替感受成就与挫败。

        老王是本市一家制冷设备企业的科研工程师,现年只有31岁。之所以如此年轻就被称为“老王”,是因为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有了6年科研一线工作的经验,并且还主持着一个科研团队的工作。用他的话来讲,他的工作就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每创造出的一种新产品都可以说是一项“发明”,设计很多专利。有时候,因为自己或客户的一个简单设想,他就要带领团队废寝忘食,花费无数时间去研究,甚至为了测试一个科研数据,就可能要等待一年的时间。

        在漫长的试验中失败是常态,久久获取不了准确的数据产生强烈的倦怠感,让他的科研团队不能接受挫败的打击。他就曾带领团队,连续60多天不断做同一个实验,每天为一款国产冷柜调试出适合欧美标准的耗电量。这项指标涉及到“制冷剂分量”和“节流方式调量”两大技术部分,其中“制冷剂分量”精细到以“克”计算,“节流方式调量”则误差苛刻地精确到“毫米”,这样的实验操作难度可想而知,而且每天基本都要“推倒重来”3至4次。

        “幸运的是我们不是政客,而是科研工作者。”老王觉得,政客经历九十九次成功后只要一次失败,事业就会前功尽弃;他的科研团队哪怕经历九十九次失败只要一次试验成功,他们就能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其实,这只是他们团队每次实验失败后,相互之间常用的“安慰辞令”,每次推倒重来的实验产生的枯燥与乏味,外行人是难以理解的。经过60多天的工作后,老王和他的团队终于得出了那款国产冷柜适合欧美标准的“制冷剂分量”和“节流方式调量”参数。而事实上,他的团队为研究此项产品的新性能,已经进行了200多次“推倒重来”的实验。

        后来,冷柜投放市场,达到欧美耗电量标准的产品,很快受到了西方客户的欢迎。看到自己设计研发的产品,被高端市场的用户接受,老王和他的团队感到十分欣慰。科研中长时间积累的挫败感,其实都只是在为刹那间的成功作铺垫。“每开发一个产品,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成功,还要推倒重来多少次,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坚持下去,就永远不会成功。”老王用十分平实的语言,道出了科研并不平实的工作“常态”。

        如今,随着老王发明出更多的产品,他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因为在科研工作者眼中,“每一款产品都不是最终产品,我们一直都在改进,永远没有终点”。是的,科研工作是一份没有终点的工作,他们天生愿意“犯贱”似的在成就与挫败间周而复始地徘徊。

 

职业心声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常常被外行人高看一眼,认为我们有着点石成金的技艺,化腐朽为神奇。实际上,我们从事的领域门槛也的确很高,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储备大量的知识,来为产品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好各种最坏假设,然后再通过技术试验一一排除。不过也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熟能生巧,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自己的团队少走弯路。

        我们尽管是科研工作者,但作为商业企业的工程师,同样会为“五斗米折腰”。客户提出的诸多要求,只要理论上有成功的可能,我们都要尽100%的努力去完成。而且客户还会给我们时间限制,在需要“失败”的科学试验面前,我们的工作有时会显得十分紧迫,其中产生的压力自然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但我们没有推辞的余地,因为我们天生就喜欢把各种“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就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或许也正是如此,我们的职业才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科研 成就 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