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相亲——别用“自由恋爱”模式看对象

文/本报记者 金玮

        相亲,一种十分独特的择偶方式,未必会像自由恋爱那样富有浪漫色彩,却同样被单身青年男女寄予厚望。只是初次见面,缺少了邂逅时那份不期而遇、缘分天定的神秘之感,内心会变得更加“谨慎”与“理智”,容易让人们失去“敢爱敢恨”的勇气。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可能也会因此而失去一份美好的姻缘。

        虞城情感栏目开通以来,有一位网名为“忆水”的女孩,时常通过咨询QQ与咨询师谈论自己与相亲男友的近况。如今,她已经与男友商定好了婚期。从第一次相亲见到相貌平平“准男友”时的纠结,到与对方相知、相爱、相许后的幸福,女孩从未想到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会在半年多时间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原因很简单,咨询师只是让她领悟到了“自由恋爱”心态与“相亲”心态之间的差别。

        相亲初见没有心动但不想放弃

        第一次与男友相亲时,“忆水”已经28岁,有过多次相亲“经验”的她看到对方后并没有心动的感觉。身材瘦弱、脸孔稚气的男孩,与她心目中高大魁梧、面容英俊的白马王子形象相去甚远。

        而且,男孩才26岁,不仅比女方小2岁。对方平日里喜欢看漫画,让“忆水”感觉十分幼稚。只是,男孩有一份十分靠谱的教师工作,再加上第一次见面当晚就收到了对方的下周约会邀请,导致“忆水”的内心十分纠结。尽管已经答应对方赴约,可始终觉得心中缺少了什么。于是,她通过QQ找到了栏目组的咨询师,诉说了自己内心中那份莫名的不安。

        “忆水”对男孩失望吗?显然不是,如果失望她会立刻拒绝对方。那又是什么原因令她纠结?从“忆水”对“白马王子”的刻意憧憬中,咨询师发现了她潜意识中对“浪漫爱情”的强烈期望。并且,这种“浪漫”需要建立在极好的第一印象上,最好产生一见钟情的爱情。这样的想法并非不可能,只是在看重感觉的“自由恋爱”心理预设下,女孩很容易因对方的表面瑕疵而失去关注兴趣。比如,男孩喜欢看漫画的爱好,被解读出的“幼稚”。

        欣然约会理解了对方的“幼稚”

        “26岁依然喜欢看漫画的男孩,是不是很孩子气?”咨询时,“忆水”始终围绕这个问题表现出纠结的心情。如果内心一直拘泥于类似的表面细节,那么她今后将继续重复先前一段段无果而终的相亲之路。于是,咨询师把她“期盼浪漫”的潜意识挖掘出来,让她真正地面对自己。

        当意识到这一切时,“忆水”释然了,觉得自己早就拥过一见钟情的初恋经历,就不曾有过遗憾。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渴望婚姻的基础上过度追求“一见钟情”式的浪漫感觉,显得本末倒置很不实际。先前也正是这种想法,束缚了她了解“准男友”们的兴趣,导致先前的相亲全都不会有“第二次约会”。卸除“自由恋爱”的心防后,“忆水”在随后的多次约会中,有了更多的兴趣来了解对方。

        她觉得男孩作为老师,整天和孩子们接触,心态非常年轻、充满朝气。对方爱看漫画的“幼稚行为”,其实只是为了缩短自己与孩子的距离,更好增进师生关系。渐渐地,“忆水”不再觉得男孩的脸庞“稚气”,看到更多的是内心的温柔与阳光;也不会轻视他瘦弱的身材,只记得他备课时的认真与负责,内心勇于担当十分坚强。最终,他们的感情修成正果,在谈婚论嫁中确定了婚期。

        彻底领悟用“相亲”心态去相亲

        其实在“忆水”的这段感情中,她相亲遇到的只是一位普通男孩,与先前相亲时碰到的对象不会有太大差异。唯一不同的是,她相亲时的心态,从“自由恋爱”模式切换到了“相亲”模式,这种心态的调整减少了她的内心冲突。

        所谓“自由恋爱”心态,更看重的是两人之间的“缘分”,容易自我暗示地为感情赋予“老天注定”的神圣色彩,“浪漫”成为了感情的主色调,让人充满激情变得“敢爱敢恨”。但是把这种心态带到相亲时问题却随之产生,相亲的“刻意”本质让感情失去了“缘分”的色彩,很难产生“老天注定”的浪漫感受。因此,带着“自由恋爱”的预设去相亲,容易令人感到失望,导致人们很难“冲动地”投入感情,产生兴趣了解对方。

        所以,相亲时还需坚持“相亲”的心态去看对方。所谓“相亲”的心态,便是一种平常心,不在相亲中刻意地去追求“浪漫”感觉。当自己不对“浪漫”作出过高期望时,心中也就不会产生太大失望,就不会过于苛刻地看重对方的“第一印象”。当然,在“相亲”心态下,同样可能遇到“一见钟情”的意外之喜。

        爱情强调感性,婚姻强调理性,相亲则两者兼而有之。见面时只要不与对方产生“热面冲”的不良感受,就大方地去了解对方吧!之后发现不合适,再分手也不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别用 对象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