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散叶斋手记之十】认识邻居

郭勇

年前,远方的大哥大姐来常熟,游了虞山尚湖,看了古城新貌,当然感慨这里的变化,正因为多年不来,之前的经历就在昨天,思念的情怀愈加浓烈,而他们的一个愿望,就是去原来我们居住的老楼走走看看,探访那里的邻居。对他们而言,其时和邻居的交往,就是来常熟的年份记忆,在常熟的真情实感,承载了对于人际交往的质朴向往,和谐氛围的江南乡愁。

这件事让笔者沉思良久,有点想不明白:只是数年间偶尔的几天小住,竟然记住了邻居,而且在探访回来后十分兴奋,历数着种种令人感动的小事。显然,要么是有什么特别的渊源,要么是有那些重要的互助,否则,按照现今的处事哲学推断,似乎不太可能。就在不久前,在某个场合,有人郑重地向众多朋友提问,你们的邻居如何?一时间,尽皆沉默,无言以对。显然,大家都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事情的发展超乎想象,现实的后果有些严重。因为邻居的地位与作用,自古以来十分重要,不可替代,那句耳熟能详的“远亲不如近邻”,通俗易懂地说明了邻居之间的友好相待、融洽相处,对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催化功能。也许是高楼大厦的隔断作用,现代小区的设计理念,人们的生活空间充分预留了个性框架和私密保护。在很多人看来,邻居的功能已经弱化,周边的交往不再重要,认识邻居,似乎有点多此一举。许多人买房时,为交通的便利思虑再三,为学区的功能多方打探,为房屋的质量刨根问底,乃至聘请风水先生,弄清朝向方位,运程亨通,方才下单,却很少打听和何人为邻。连新加坡的作家洪生也说,人如冬天里的刺猬,太过疏远就会觉得寒冷,可是过于靠近又会互相刺伤。然而,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古代邻里故事流传久远,作为道德的基础,仁的核心是仁爱。

贵和,孟母三迁,就是为孟子的成长选择良好的环境和可以信任的邻居。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住房的改善,并不能取消生活中依然会发生的邻里关系。那种见面微笑,互致问候的温暖;一家来人,多家串门的亲热;谁家办事,众人相帮的团结,都会成为人生中难忘的记忆,生活里世俗的快乐。有人宣布,移动互联网所建构的社会特征已经产生,社群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不再关心宏大抽象的主题和身边的其他事物,熟悉的世界开始一去不复返。但事实上,面对“朋友圈”越来越纷繁,朋友却越来越疏远的现状,更多人认为,无语相看“朋友圈”,天地衷情向谁诉,心理问题要关注。让社交回归线下,让邻居变得亲热,让友情真诚可感,心灵坦诚愉悦,应当成为社会的主流。

于是,认识邻居开始显示出生活的现实性和历史的必然性。某小品讲述新楼装修时,邻居之间互相影响,还有人去装修了别人的房子,闹出了许多笑话。其实,对待邻居只要心存善心、宽容之心、和谐之心,邻里关系的正常化非常简单。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六尺巷”的故事,让“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流传至今。而当下那种与邻隔绝,不相往来的自闭式做法,看似清静,非诚勿扰,却未必有利,因为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而言之,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友好相处,也是一种邻里关系,历史时期的“一带一路”上,输出了中国的丝绸茶叶,换来了异域的骏马明珠。当我们从大的陌生人社会,向一个个可能相互隔绝,更可能相互沟通的熟人社会转变时,在家庭、社群和单位三大社会单元之间,需要对自己的存在,进行必要的准确定位,需要重新审视邻里关系的前世今生和熟人生人的交往底线,想一想自己的邻居是谁,想不想认识,能不能沟通,或者也像流水琴川义工团那样,在需要时,伸出自己的援手?

邻居,可能是陌生的,也可能明天就会熟悉。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有许多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送包裹的快递员、物业上的保洁员、电梯口的修理工、公交车的驾驶员、小区门口饭店的服务员等等,也许当你开始熟悉,他们已经离开。如果在繁忙的生活中,挤一点时间给予关注,找一点机会认识邻居,会不会觉得,人与人、面对面的现实交往和情感沟通,很是充实,值得回顾。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邻居 邻里关系 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