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散叶斋手记之十七】乡愁文化 薪火相传

以前听人说过写作的三种状态,就是“青春写诗,中年作赋,老来整理乡邦文献”,想来颇有道理。后来发现作文虽易,写好不易,且写且珍惜。而整理乡邦文献更要有历史知识、国学功底和专业精神,需要严谨考证,埋首笔耕,不可轻率为之,于是对乡邦文献的整理者充满了敬意。

日前读到了政协文史委编撰的文史专著《让国南来—仲雍》,诚然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可读性的佳作。3100年前,泰伯、仲雍兄弟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兄弟季历,让出了周王朝数百年的宏业,也让出了千古颂扬的“至德”。岁月流传,渐行渐远,而梳理史料,精心打磨,形成文献,体现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江南名城的文化担当。加之已有的《常熟状元》和《虞山文化流派》等著作,还原历史面貌的基础性工作功不可没。传承地域历史,也就是传承乡愁,乡愁文化的兴起,让历史人物和我们亲近,让风土民俗成为风景,也让自然山水成为人文山水,美丽乡村变身情感田园。

曾记得人们按捺不住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用现代都市,高楼大厦的所有标准要求中小城市,建设当今农村。实践证明,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与现代化同步,却又把江南装点得更像江南,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才能符合百姓心愿和长远利益。期间,繁荣乡愁文化,重视世代传承,显然能增进常熟软实力,擦亮城市新名片。那些奋斗在外的常熟籍两院院士,那些辗转各地的党政领导、海外学子,远行多年,乡音未改;有不止一人利用业余时间,花费大量心血,整理常熟方言,形成珍贵资料;也有众多摄影师,奔走于老街小巷,粉墙民居,抢拍遗存镜头,留下历史瞬间;锡剧团的新剧目演出常熟故事,电视台的专栏开讲常熟文化,打开报纸看到了常熟的老照片,凡此种种,无疑都是有识之士的文化自觉,心底乡愁的生动再现。其实,乡愁就是对家乡的情感和眷念,是热爱家乡的情感状态。无论走出去还是留下来,对故土的念念不舍是人类的共同情感,游子的久远期盼。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留驻家乡的习惯形成自然。从小背着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感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境况,众多的常熟人成了思乡者。纵然一生都呆在这座江南城市,也不会因为时间的连绵和生活的重复而产生厌倦。说起常熟,总是钟情这里的山水相依,景色灵秀;总是赞美这里的形胜独特,别样风情;总是感叹这里的上苍造化,福地恩泽。不少常熟人兴致勃勃,外出旅游,抵达了名山大川,游遍了著名景点,直至域外各国,回来后静心一想,还是念叨起家乡的好处,说这才是过日子的地方。此种场景,屡见不鲜。乡愁文化表现为对家乡整体上的执着偏爱,局部上的不忍迁移,空间上的各抒己见,时间上的久远怀念。不需强制,没有安排,随时出现,柔软得温馨感人,强大得不可战胜。

多年前,因为开放交往的需要,常熟人学说普通话,就有了普通话培训;随着时光推移,发现读书的孩子不讲常熟话,赶紧组织常熟话比赛,语言成为浓浓乡愁最普遍生动的载体。而就整体而言,乡愁文化被有计划地梳理,有重点地培植,有目的地推广,形成品牌,树起形象。持续多年的江南文化节,浸润于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创意独特,内容丰富,体现出远见卓识、开放襟怀和儒雅风度;重视农村的自然形态,保持迷人的田园风光,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在“芦花放,稻谷香”的同时,虞山人家农家乐,打造出美丽乡村,创意生活;让小街古巷沿续城市记忆,小桥流水舒淌旧时年华,历史遗存神秘古老,穿越感觉交叉纵横。融合文商旅,再现繁华图,精品的旅游线路,不仅展现江南文化的山水形态,更能走出人文情状的心路历程;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众多公共场馆,查阅古籍的愉悦,欣赏杰作的体验,听取讲解的享受,都是以看得见的珍藏为教材,以记得住的故事为依托,以有厚度的传统为核心,让乡愁文化弥漫滋养,灿然开放。

教科书的重要性众人皆知,其功能之一就是传承历史,培育后人。面对考试分数带来的读书压力,因为全球视野激发的出国理想,基于移动互联造成的心神分离,乡愁文化形同教科书的作用日益呈现。当然不会由此放慢追梦的步伐,肯定不会据此延缓人群的流动,踏入江南,拥梦入怀;走出常熟,乡愁犹在。这一簇薪火,将世代相传。此时,我们听到诗人余光中唱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乡愁 常熟 江南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