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感悟写生精神

5695515aacfe5

□钱学君

我喜欢江南的恬淡宁静,河畔那一丛丛苇草,和一滩滩水塘,还有那庭前屋后的花木,都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意趣。

我也热爱版纳的热烈奔放,雨林中的空中花园,阳光下瑰丽的异域花卉,还有那浓郁的绿色植物,都焕发着大自然的生命光彩。

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使身处都市的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但同时也使我们回归自然之情更强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绿色生活、保护地球、弘扬人性等这些问题无疑已成为当下花鸟画家必然的新追求。也构成了我创作的新动力,于是我信步走进自然,真诚的感悟,晨风中挺立的野花、芦苇向我致意,艳阳下的花卉烂然微笑,它们多姿的身影走入了我的心灵,化成了我笔下浓缩的情感。当一幅幅写生稿挂在画室时,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它如同我的日记,承载着我在自然中的心情,也是我关照自然后返回心灵的“第二自然”。

写生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无论是读过或临摹过多少经典作品,都不能代替自己在大自然中获得的理解。书本和作品不是没有帮助,而是要创作出坚实可信的作品,它们是远远不够的。野外写生是心物交流对语的感知,也是自己在现场对构图、形式、色彩、形态、意境等各种绘画因素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方法。尽量缩短写生与创作的距离,使写生作品第一步就产生出创作的审美倾向,有利于提高作品的原创性。纵观历史上有成就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无不依赖于写生,在生活中感悟,手写心记,寻找到那些别开生面的表现形式和意境,从而广为流传。

对大自然写生的过程是借助自然丰富真实的直觉感受,展开我们富于创造性的心灵世界,以此来体验和填充传统演化中的优秀和薄弱环节,挖掘出每个人心灵深处独到的美。这是在发展层面上对传统的拓展,也是真正意义上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延续。绘画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有形地反映目见之物,而更在于对客观自然的感性认知,这种感知又是通过人的心灵来对应和表达,自然形象也就成了一种载体,最终我们的艺术创作就透过画面意境表露和传达了人的思想与情感。

这也是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质,即象征性与隐喻性。一方面说明了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另外也看到了中国文化力量的浸漫所在,植物被一种观念赋予了文化品格,从而焕发出花鸟画在各个时期的多样性和多义性。

贡布里希说:“一个再现的形式离不开它的目的,也离不开流行着那一种特定的视觉语言的社会需要对时代的要求。已有的绘画图式是属于过去的时代,是过去时代的产物,我们必然地会产生一种新的绘画图式,这种新的绘画图式出现的契机,一定是现代人在变换了他们观照自然以及对人类的深刻思索的基础上获得的。”

那么,作为新世纪的花鸟画家,在对写生精神深刻把握的同时,将不断地被补充、引申、触向新的疆域,未来世界也为画家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然观和思想领域,因此,未来的审美趋向也将以思维结构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新的花鸟画图式正向我们展开。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钱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