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书到用时方恨少

西歧

我自己喜爱读书,便常常劝人:“有空就多读点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总会有用处。”不少人不相信这句话,总以为这是书呆子的看法。

最近撰著《最棒的农民高健浩》,触碰到我们苏湖大地粮食产量革命性飞跃这桩史事,觉得又多了一个“读书有大用”的绝佳例证。

你肯定知道现在的晚梗单产有多少,可你未必知道,70年之前有多少。

在古代和近代,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苏湖大地,其粮食产量其实一直是很低很低的,据农学史家考证统计,便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分上岁、中岁和下岁,也不问田步、田脚与落脚,1930—1950年20年间的水稻平均单产仅190公斤,小麦则是90公斤,而如今,都是吨粮田。

水稻产量从200公斤不到上升到超过500公斤,都是拜一位“当代神农”所赐。这位“神农”,姓陈名永康,原是江苏松江县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上过3年私塾,13岁便随父下田种地。也许是天性使然吧,在识了一些字以后,他就非常非常喜欢搜罗各式各样的“闲书”来读。村人都笑他“装斯文”,说:“你一个小农民,读啥书呢?空耽误了农活。”

那时候的农田,犹没有经过1958年开始的“平整运动”,田块是高的高来低的低。某次,他突然发现,不同高程的田块,长出的庄稼总有些不同,再仔细观察,又发现,许多田块里总有几丛或几株长得特别茁壮。这是啥道理呢?他这样一想,自然就想起从前曾在某些书上读到过,于是,便寻来《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梦溪笔谈》之类仔细读。这一读,就读出了一个农业科学家,读出了一位“当代神农”。

“水稻,水稻,一直长在水里面才叫水稻”,这传统观念原来是错的,在水稻生长期的某几个阶段,事实上是需要放干了水“搁田”的。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农谚原来并不完全正确,庄稼也像人,不能瞎进补、乱进补,营养过剩也会影响健康,需讲求“量体裁衣”“对症施肥”。

“天生万物,万物天赐,九九归一,亘古不变”,这道理其实也有点不对,种子可以改良、可以进化。康熙皇帝就培育出了一种水稻新品种“御稻米”——传说康熙十分重视农业,他特意在中南海修建了一座名字叫做丰泽园的农庄,传说康熙皇帝每年都要在丰泽园中亲自扶犁耕作,有一次,他突然发现,在几十亩稻田当中有一株成熟得特别的早,穗粒是特别的多、特别的饱满,他就将这株稻子留作了种子,以后几年如法炮制,优中选优,结果,就获得了一批早熟高产的新稻种。

受了那些古代农书相关记载的启发,陈永康便凝心聚神地踏上了他的神农征程,创造性地完善了“一穗传”的水稻选种育种法和“三黑三黄”的水稻田间管理技术,在解放前夕,他培育出的晚梗良种“老来青”,创造了单产超500公斤的惊人纪录,1951年又创下了716.5公斤的新纪录,1956年,“老来青”晚粳良种标本120箱被送往苏联、印度、缅甸、日本等15个国家展览,震惊了全世界的农业科技界。毛主席在那时说,我们有10大元帅10大将,要是再有10个陈永康,就任何帝国主义的封锁、威胁都不怕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还以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总会有用处”,不过是书呆子的看法吗?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