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福港“洋”船(6)

文 沈凯新

三    产

大号“洋船”上,船员为18人。略小一些的船,也要16个人。百十号船,船主和船员就有2000来人。连带他们的家属,总数超过壹万。他们常年生活在福山街、港,尤其集中在港上。均操一口地道的盐城俚语。当地人称他们为“客帮人”或“船上人”。从字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的骨子里,在称呼他们的语气中,却夹杂着轻蔑和不屑。其实这是十足的世俗偏见,更是封建的地域排斥观在作秽。实际上,他们给福山带来的,是畸形的经济繁荣和深远的影响。

试想:百余艘“洋船”,每年所需的生产资料是多么的可观。就说检修的木材就要万余立方米。所以从黄泥湾到大水栈,河里汆满木排、竹排。岸边木行、竹行林立。捕鱼所需之盐,亦为可观。船上除网纲绳之外的粗细绳索,均由当地绳行专供。船锚铁索、长短不一的铁钉,均有各自的铁铺锻打。另外还有专作篷帆的裁缝铺、专作滑轮的作坊,更有大批船匠、捻匠、竹匠、铜匠、漆匠等手艺人,为之服务。加上鱼行众多的销售人员,都是“洋船”带动起来的第二产业链。

旧时代的人们,由于知识的贫乏,很迷信,渔民尤甚。因为出海捕鱼,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所以,出海前总要祈祝平安。于是香烛店、纸马店,在港上应运而生,且店面接一连二。船民和家属,队伍庞大。其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十分惊人。于是粮行、米行、柴行、酱园、饭店、面店、糕团店、茶食店、南货店、小百货店比比皆是。茶馆、“浑堂”(浴室)五六家,最多的是酒店,竟有十几家。这些都是“洋船”带来兴隆生意的商业行为,亦即第三产业链。

“洋船”捕鱼,是第一产业链,上述说到的是第二、第三产业链。这三条产业链,给福山带来了奇特的繁荣。说到“拔”黄鱼,就要提到福山,这极大地增强了福山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这繁荣和影响,离不开“洋船”的功劳。

海员工会

新中国建国后,从1950年起实施土地改革。吃“洋船”饭的穷苦渔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组织了属于自己的组织--海员工会。以此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尊严。海员工会的成员,除了船主之外(船主属于资本家),凡是渔民,均可参加。那些从苏北老解放区过来的老渔民,苦大仇深、觉悟高。他们对共产党、新社会特别热爱。至于年轻一代的渔民,接受新生事物特别快。他们热爱生活、热情奔放,是海员工会的生力军。就是这支生力军,最早将老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歌曲,传唱到福山镇。同时也将老区的新颖的文艺节目,搬到福山来演出。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逐步深入,在多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海员工会总是积极地走在最前列。每当重大节日,海员工会的团队总是独树一帜,象长、短莲湘队、高跷队、荡湖船、腰鼓、舞狮、龙灯等队伍,别的团队均稍逊一筹。他们还引进了“洋铜鼓”、“洋号”,这支新颖的鼓乐队是福山的一大特色。凡有庆典,打头阵的总离不开这支队伍。

海员工会为活跃成员的业余生活,开办了图书馆,并对社会开放。至于乒乓室、羽毛球场、康乐球室、棋类等活动场所,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为了海上作业的安全,各船还配备了收音机,随时收听天气预报,并向社会作出预报。海员工会,也是培养人才的学校。经海员工会推荐出去的,在各条战线均有杰出的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员工会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后    记

随着滩涂的日益扩展,福山港渐次淤塞。港漕日浅,大型“洋船”已无法进去。从1956年始,大型船舶逐步向浒浦港迁移。福山港口仅有五、六十艘数四桅船。及至1957年夏,福山港只剩三、四十条船。1958年冬,港内只剩下几条报废船。人民公社化后,福山籍的大小“洋船”,统统划归浒浦公社渔业大队管辖。“洋船”、“黄花渔汛”、“拔黄鱼”等等特定的称谓,从此在福山渐次消失,只留在福山人茶余饭后的记忆之中。那种盛况,离今至少也有六十年了!若再不把它整理出来见诸文字,恐怕这期间的种种奥秘、趣闻、轶事,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遗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为了弥补,为了记忆,更为了福山这个千年古镇曾经的繁荣和辉煌。这就是我:一个生于斯、长于斯、亦将老于斯的一位里人,以自己的亲历、亲闻、亲睹的事实,见诸于文字的缘由。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