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从前的“吃局头”

文 刘红

常熟方言,“吃局头”就是零食,小吃。

1、巧果

巧果这名儿实在好听。

巧果是七月初七必定要吃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乞巧节。因为天上的织女太会织布,是巧女,所以人间的女孩子们要在这一天,向天上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这一天,也可称为“女红节”。会针线,做个巧女,在从前是很重要的。

巧果大约就是在七夕这一天吃的,开始是不是只给女孩儿吃?不知道,后来反正大家都有得吃了。民间这一天制作的一些糕点,也有叫做“巧人”“巧点”的。巧果不是果,是一种油炸面食食品。制作起来也很方便的。

先是准备面粉、糖、芝麻等物品。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到小竹篮里,差遣小孩到摇面的店里去“ 摇巧果皮 ”——把和着糖和芝麻的面粉制成面皮,就像是馄饨皮那样的。只是比馄饨皮要求高些,摇得更薄(或更厚?)些。摇面店里的人都知道的,你说 “ 摇巧果皮 ”,他就会注意和馄饨皮的差别。

摇好了,回来在一张面皮上剪两个口子,然后像是穿花似的把面皮穿成棱形的花形。穿好后,就放到油锅里去炸了。炸得脆了,就成为“巧果”了。

做巧果的日子是快乐而有些隆重的。外婆和邻居婆婆们做巧果的日子总是很隆重的,而孩子就很兴奋了,当空气中飘着油香时,孩子们跑来跑去,看看你家做得如何,我家做得是否更好。然后,交换彼此的成果。那乐融融的情景,真的令人开心。

巧果做好了,一时吃不完,就放在石灰做底的瓮里。过了十天半月,巧果拿出来还是脆脆的,就像才从油里氽出来一样。

2、 盐水豆和硬豆

小说《孔乙己》里屡次提到茴香豆。水煮蚕豆,只放盐,就是盐水豆;如果再放些茴香,就是茴香豆。茴香豆用来佐酒很不错,孔乙己买不起别的菜,就只吃茴香豆,他还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想要写给别人看,没有一个人愿来欣赏,孔乙己真是寂寞啊。

蚕豆这植物真是不错,生长时开紫色的花,一点不张扬,有时枝叶间还会长出小“耳朵”,让寻找它的小孩喜出望外的。

蚕豆鲜着吃,剥了做菜,是好菜。豆子再剥了皮就是豆瓣,可以烧豆瓣咸菜汤,也可以做油炸豆瓣。蚕豆老了,就成硬豆了,打成粉可以做凉粉,可以做粉皮,白白凉凉的,勾人食欲。蚕豆老了,如果做小吃食,可以是“煮盐水豆”和“炒硬蚕豆”;还有一种,可以用水浸泡蚕豆,让蚕豆发芽了,煮来吃或炒来吃,叫做“发芽豆”;另外一种,把浸泡过的蚕豆用剪刀剪两个口子,再油炸,成“兰花豆”。

小时候,穿衣服可以旧一点,但衣服一定要有口袋,口袋里可以藏吃的东西。不管口袋脏不脏,把瓜子、豆子只管放进去。口袋成了百宝袋,小孩子可以边走边吃,边玩边吃。

有盐水豆放在口袋里是值得骄傲的,走出去,伙伴会说:吃什么呢,快给我吃一点!(那个时候讨东西吃,也不觉得难为情。)于是就给他一些,大家吃得嘴里都香香的,一起玩就更起劲。

盐水豆放了茴香,自然会香一些。但我们还可以放甘草,中药店里卖的磨得很细的甘草,粘在豆皮上,有点甜,有点香。当然,高级一点的,也可放五香粉,只是不知是哪五种香。

蚕豆除了水煮就是干炒了。炒的豆我们叫硬蚕豆。炒得皮饱满,皮上有些焦黑。这种豆,定要牙好才能吃。吃起来刮啦松脆。自己吃时声震脑门,别人吃时听到咬牙切齿的声音。

现在已经很少有吃硬蚕豆的了,人们的牙也似乎没那么好了,偶尔听到吃硬豆的声音,还真有些惊心动魄呢!

 

3、硬糕

糕,是江南人家过年必须有的。

过年时先磨好糯米粉,然后选个好日子蒸糕。准备好糯米粉,白糖红糖(糖不能混放,红糖糕白糖糕要区别开来,很讲究的),红绿丝,板油(猪油),等等,一次蒸糕要蒸好多蒸,是几家人家一起蒸的。

糕,一蒸有磨盘那么大,一家人家大约需蒸四五蒸。蒸得太多,吃不了,是件为难事。就把糕切成两寸长、半寸宽的条糕,放在匾子里让风吹干。等要吃时,用水浸一下,放在锅上隔水蒸,回软后吃,是很好的早点,有时是早餐佐粥吃的。往往,过年的糕能吃到第二年春天呢。

春天时吃食不多,小孩子就啃硬糕。放条硬糕在口袋里,就上学去了。上课课间有点饿,就啃硬糕。硬糕一般同学都带的,如没有带,会有慷慨的同学发给他。

硬糕实在是硬啊,一般人牙齿没有锻练是不会啃的。啃啊啃, 那糕头的一点屑就下来了,很甜很香的。甜是放了糖,香是糯米香,还在风中吹过了,太阳中晒过了,有“风香”。总之,这糕绝不可能狼吞虎咽吃,只好蚂蚁啃骨头般啃。

啃糕啃掉牙齿的事也是有的。有的孩子刚好要换牙,可旧牙还没掉,就让他啃硬糕吧,他的牙很快会掉下来。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