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黄梅官

文 陆文龙

乾隆年间,有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正赶上梅雨季节,透过辇帘,雨幕中他看到稻田里有许多站立的“虫”在不住地鸣唱,那“虫”有一人高,头扁圆而平顶,全身长棕毛,边唱边挥动着一根又粗又长的“须”。他觉得奇怪,便问前来迎驾的知府:“爱卿,那些唱得很好听的是什么虫呀?”知府忙奏道:“禀万岁,那是农民,他们在唱山歌。”

“农民,农民怎么浑身长毛?”

“那不是毛,是他们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在黄梅雨中耥稻除草,您万岁爷吃的白米就是他们种出来的。”

“噢——原来是种田的农民,”乾隆点头道,“他们冒雨劳作,诚为辛苦,得奖励奖励啊。朕就封他们为‘黄梅官’吧。”

有了乾隆这句话,从此,每到黄梅季节,农民都成了“黄梅官”,可惜此官徒有虚名,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

耥稻是一项专为水稻除草、松土的农活,须有专门的工具和技术。

耥稻的工具叫“耥”,分小耥和大耥,它们都用树板和铁钉制成。

小耥也称“竖耥”,长约8寸、宽约3寸,形如木屐。板下横钉3排铁钉,前排4枚,后两排各5枚。钉尖一律向下且向后微弯。

耥板前上方竖装一支“耥仙人”,后上方装一块“耥撑根”,两者上面斜装一个两米长竹柄,耥板与竹柄组成了一把“大牙刷”。劳作时,耥者双手握柄,在6条稻肋(每两棵稻之间的空隙称为“肋”)里挨次反复推拉,耥松泥土、挫断杂草根茎,然后逐段纵向推进。这是插秧后第一次耥稻,俗称“竖稻”,也称“竖生”。

大耥的结构、形状与小耥相仿,只是耥板要长一倍,约1尺6寸。板下有5排方头大铁钉,中段3排各有5枚,前后两排各钉4枚。耥板上也有“耥仙人”和“耥撑根”,其上斜装一根长梢竹竿,叫作“耥竿”,约6米长,即乾隆帝把它称为“大虫”的“长须”,主要起平衡作用。

大耥是横稻的工具。所谓横稻,就是横向耥稻(与竖稻相对)。耥者高卷裤管,赤脚下田,侧身站立于“脚三路”里;双手前后一反一正握着这把“大牙刷”的“后颈”,使耥竿前后基本平衡。将耥板置于前一行的稻横之间,前手轻按,两手同时推拉5~6个来回。耥好一横,向前换一横,脚也随之往前移一小步。循此方法,耥了一横又一横,换了一行又一行,一直将一片稻田耥完。

大耥宽而长,劳作时,那特长的竹梢不住地晃悠,故横稻须掌握高超的技术:当耥板换横时,应趁竹竿长梢下沉之势,将耥板往前下方拍送下去,“啪”的一声,水花飞溅、耥板着泥。又紧随着竹梢的上下弹跳,将耥板前推后挪。这一推一挪,均须按竿梢的晃动之势——耥梢下沉、耥板前推;上翘,即后挪。推挪之间,耥板头尾的泥水会前激后涌、掀起重重波浪,涌得两侧稻苗左右摇晃,同时发出“哗——哗——”的激水声。合着耥竿的送拉,耥者的身躯也不住地前后晃动。耥得兴起,便会和着“啪——哗——哗——”的激水声节律,唱起山歌来:

栀只花开心里香,徐志坚做官不还乡;

白罗衫结识(只)苏氏女,徐家村改造成白家庄。

……

听得渔翁唱新闻,状元肚里火直喷;

头行牌旗伞全收落,有官扮作讨饭人。

这大概是将《七侠五义》的故事改编成的歌词。耥稻山歌除唱历史故事外,还有唱植物的,如《十月花名》;唱纺纱织布的,如《十张布机》;也有唱情歌的,如《十大姐》、《十熬郎》等。有的农民记性好,嗓音亮,能连续唱半天。请想,在这广阔的水乡田野里,每片稻田都有农民在耥稻唱山歌。耥梢在云幕下晃动,歌声在旷野上飞扬,击水声此起彼伏……这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锄禾演唱会了。

耥稻是一项单调而又辛苦的农活,尤其是在雨中劳作更觉寂寞。唱山歌能助兴,也容易忘却劳累,加快进度。乾隆不谙吴语,更听不懂歌词意思,他在深宫里几曾见过披蓑戴笠的农民边劳作边唱歌,只道:“棕毛长须虫”在鸣唱,岂不笑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封建社会里,那些公子王孙能有几人知道农民耕作的艰辛?

经过“一竖一耥”,每棵稻边的泥土都被耕松,杂草大多被耥齿刷下,浮于水面。此时便可搂(方言读“罗”)草(也称:“耘稻”)了。

搂草前,须将田间存水排干,然后,穿上粗厚的土布长裤,双膝跪于稻行的“脚三路”里,叉开两手十指,将杂草的断茎烂叶搂在一起,随手塞在泥里。边搂边跪着往前挪。经过搂草,田间烂泥被糊得又光又滑、杂草也就除尽了。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