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能借我一盒火柴吗

文 虹叶

淘米、洗菜,一切收拾停当。今天想在土灶上完成一顿香喷喷的晚饭。吃多了电饭煲、电磁炉、电压锅等电器做成的饭菜,非常留恋用稻草和木柴的清香烧就的美味。灶头的利用率小的可怜,终究是因为图省事,只在偶尔的阴雨天烧一些水,其他的都交给了现代化的设备了。

把土灶细细地洗一遍,然后把米下锅,放水,盖上锅盖,就开始做饭了。一看,火柴没了,打火机又打不出火。孩子他爸倒是打火机不离身,可现在还没回呢。

那,出门骑车绕过在建的“商业中心”去小店买,想想都累,有点不想去。或者今天仍然用电饭煲煮了算了,明天再重温一下旧梦也不迟,可米已经下锅了……要不,去邻居那借一个?

邻居倒是不少,每天都人声嘈杂的。那是一群外地做建筑的民工,常年携家带口的住在这里。一个建筑公司几乎废弃的仓库经他们的手一摆弄,砌了两排房子,住进了一家又一家,几乎一间房就是一个家。丈夫们出工,妻子们在家洗洗晒晒做做饭。可我和他们几乎没说上过几句话,也就停留在偶尔点点头微笑一下的程度。平时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不求我我不求你。而本村的邻居离我家较远,且因为建筑施工的原因,路也不好走,主要的是我和他们的接触也不是很多。

连话都说不上几句的邻居,且是外地人。你冷不丁的微笑着走到门口,操着普通话:能不能借我一盒火柴?想想都晕。万一那个胖胖的女人说:你说什么,听不懂。或者那个看上去比较温柔的说:抱歉,没有。那,那岂不尴尬的无地自容呀!

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多好呀。你家的桃,我家的黄瓜,拿起来就吃,近邻间几乎不分彼此,更不用说借个火柴了,只管拿去。往往在炒菜的时候,母亲发现姜没了,不用嘱咐,我撒腿就去隔壁的凤英嫂子家,一会儿姜就下锅了。屋后的翠金婶婶也常来借个醋、酱油什么的……谁家做了个新鲜菜或烧了一锅玉米南瓜什么的,品尝的人几乎波及整个村子。

那时候的家似乎永远是敞开的,邻居的也是。什么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甚至是大一些的物件都可以无条件的出借。记得村上有一个大龄的叔叔,好不容易找了个外地媳妇,那一天吃罢晚饭几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去他家玩。我突然发现五斗橱上的那台三五牌大台钟,怎么那么眼熟呢!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家的,原来今天女方的父母第一次来做客,房间里布置的比较现代的用品,有一大半是邻居们自动借出来的。现在想来,虽然对女方的家人而言有一些欺骗的含义在里面,但邻里间的那一份你帮我助的真情却是难能可贵、令人动容的,也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紧凑,邻里间的那份真情却渐渐淡了,薄了。住在同一小区的好多天都打不上一个招面;同一幢楼里的不知姓甚名谁;甚至是住在对门的也没弄清人家有几口人……人们在单位、学校、家之间匆匆着,为了事业、金钱、地位打拼着。

而现在,拿着空的火柴盒,还有那个打不出火的打火机,我么,只能乖乖地给孩子他爸打了一个电话:买盒火柴回来,要快哦,等着做一顿原汁原味的乡村饭呢!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