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这个乡镇的小渔网也能织出扶贫路

穿网须,织渔网,一双双巧手行云流水般在网框和网线之间穿来引去,作业板上,一张张渔网渐渐成形。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的房前屋后,到处可见这样的景象。练就一手渔网编织“绝活”的周梅自豪地说:“我一天织十多张渔网,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加上家里做餐具塑封的收入,今年脱贫没问题。”

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因“网”而活

这几天每天吃过早饭,家住高尚村三组的陆如学就骑上电瓶车,载着聋哑的妻子吴仰言来到周梅家中学习渔网半成品加工。“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了。”陆如学指着妻子说道,脸上是掩饰不住地开心。“以前也花钱学过别的,上手都很困难。现在这个不仅免费学,还包教包会。” 

周梅的家门口聚集了一批像吴仰言这样的“学生”,而她们的周老师,其实自身也是一名低收入户。

据了解,三树镇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871户,5494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学、因残,脱贫难点主要是学历低、无技术、走不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按照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部署,该镇在广泛走访、调研、摸底的前提下,在统筹推进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渔网加工技能培训,通过学技术、掌本领、带致富,让老百姓学到本领,做自己想做的事。

周梅从事编织渔网已经有十六七年,为人又爽快,教起周边的街坊邻居来得心应手,除此之外,作为培训师,她每天还能得到100元的补助。 

三树镇副镇长韩艳说,渔网加工手艺易懂、易学、易上手,场地也不受限制,房前屋后都可以用来作为工作场地。聘请像周梅这样的加工能手集中培训,并定期做好指导,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等到培训完成后,对于继续从事渔网半成品加工的低收入户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韩艳介绍道,第一个月按劳务收益的20%给予奖励,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则分别是15%、10%。

周集村二组的周芙在现场操练时学得很用心,“两个小孩都在上学,丈夫视网膜脱落,基本处于失明状态,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周芙告诉记者,家里三亩地的收成一年大约两千块钱,一直入不敷出。“等能够独立作业后,保守估计每个月能增加一千多块的收入。”想到未来的日子,周芙的眼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家中就业,农民生活因“网”而变

三树镇蒋集村63岁的留守妇女芦桂花将两岁大的孙子哄睡着放在婴儿车里,便编织起渔网来。只见她将渔网两端固定正在一张约2米长的木凳子上,然后发端飞梭走线起来……她告诉记者,她学了两天,已经能独立织三层网了,织的渔网是镇里统一领来的半成品。三树镇总人口48152人,劳动力不到总人口的一半,这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445人。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剩下的是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三留”队伍。2018年,为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精准脱贫成效,三树镇利用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发展在家门口就业的各类手工产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一期培训为期16天,第一轮是集中授课,让农户对渔网加工手艺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第二轮开展为期两天的集中实际操作课程,第三轮将安排老师走访教学。”韩艳告诉记者,目前第二轮培训即将结束,约450名低收入户已经学有所成。” 

像芦桂花这样带着小孩来村部学习的妇女还有很多,蒋集村的村部里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一旁的村委会主任陈实也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以前这些低收入户老抱怨自己没本事,赚不了钱,整天游手好闲的大有人在,现在好了,大家不出门不花钱就能学到本领,不仅提高了赚钱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心。”陈实告诉记者,“村里的风气也好了很多,一开始就组织了30个低收入户参加培训,现在不少村民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学习。” 

因地制宜,传统手工因“网”而新

三树镇东临淮沭河,西与泗阳隔运河相望,一直以来,生活在运河边上的三坝村村民就有编织渔网的传统手艺。刘桂珍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在织渔网,自己在一旁玩耍的情景,“有时候母亲忙着去做饭,就让小小年纪的我帮忙织上一段,耳濡目染地也就会了。”她的手好像一只有生命的梭子般,快速地飞舞着,不一会儿,半张细密紧实的渔网就在她手底下诞生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像我们村的人都会织渔网。”七十六岁的老人庄慕华说起年轻时候,“没想到如今还能靠着这门手艺赚钱,还有年轻人愿意学。”

韩艳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培训项目,渔网加工这项三树传统的手工艺更加容易被低收入户接受,也更易上手。当然,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三树镇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寻求发展和创新。“我们不断地在渔网销路、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拓宽路径,”韩艳说,未来打算以三坝村为试点村进行推广,建立渔网半成品加工培训基地,带动更多的低收入户就业。同时对于热情高的、干劲足的低收入户,将组织他们多出去培训,开阔眼界,提升本领,发家致富。另外,还要依托京杭大运河的“水文化”,深度挖掘更多传统的手工技艺,再打造出一批可传承、易上手、能致富的培训项目。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