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安:利用大数据监管平台把扶贫工作曝在阳光下

农村基层案件60%涉及扶贫领域,18.6亿元扶贫资金3.2亿元闲置,有几套房产、数部车辆甚至缴纳社保的人进了扶贫名单——建卡贫困人口达47.94万的江苏省淮安市,将矛盾和问题“晒到阳光下”。

江苏省委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由省纪委推动,在淮安先行先试打造“阳光扶贫”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资金使用、对象识别、责任落实、过程监管、绩效评估“五个精准”,破解基层“微腐败”高发、扶贫领域作假蒙骗等难题。

靠数据抓住精准,定期比对实现“扶真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难在精准,获取精准的数据是实现扶贫脱贫的技术基础。淮安市扶贫办副主任谢永升说,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扶贫对象全面“体检”,谁是“李鬼”、谁是“真贫”一目了然。

建立建档立卡户家庭经济状况比对机制,对接公安、国土、民政、工商、人社等11个部门,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效应。淮安市的“阳光扶贫”系统将农户家庭情况特别是经济状况与车辆、农机、住房、财政供养人员、纳税、公积金缴存等13类信息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对发现的存疑问题组织各县区逐一入户核实,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确定“扶持谁”。

查清之后,坚持分清责任,对属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问题的,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处理,通过典型剖析、通报曝光等形成震慑,倒逼实现“扶真贫”。

改多头为一头,多口归一实现“不滴漏”

扶贫领域大量案件表明,家底不清、账目不明、钱归各口的“糊涂账”,导致扶贫资金成了“唐僧肉”,以致于有的被截留挪用,有的滞留趴窝,影响扶贫工作实效。

谢永升介绍,“阳光扶贫”系统按照“各级各类、应进尽进”的原则,将分散在各个地区7个部门的29条扶贫济困资金线集中归集,实现统计监管的全口径、全覆盖,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均在阳光扶贫网实时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监督的模式多种多样,核心是“要留痕”“可追溯”。淮安在数据使用上打造“1+3”资金监督模式,通过资金管理链串联扶贫项目、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户,资金运行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可溯、上下印证,纪检监察机关和扶贫、财政部门可以实时查看资金拨付、结余等情况,为扶贫资金装上“防火墙”。

改暗箱为透明,阳光公开实现“真扶贫”

“精准识贫”后,淮安将脱贫攻坚作为系统工程部署,创新帮扶机制:所有市级机关副科以上干部、各县区财政供养人员和党员干部与9万户建卡户结对帮扶,170个经济薄弱村各组建一个市县乡帮扶联动组,并对每个带动增收项目组建帮扶组。

帮扶的手段现代而别致。“阳光扶贫”系统研发为手机APP监管平台,淮安所有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帮扶走访活动。干部们采集信息、现场定位、上传走访图片,全程记录帮扶轨迹,实现对帮扶情况的实时监督、跟踪监管。谢永升说,这样可以倒逼干部放下身子、沉下心研究精准脱贫。

记者在淮安农村采访,不管打开干部手机还是到农户家里,都能看到帮扶户的基本情况表,贫困原因分析、帮扶措施、进村入户签到、扶贫进程等记录清晰。

从长期来看,专门制定出台《关于低收入农户脱贫有关问题解释(试行)》,进一步量化明确收入认定标准,对精准脱贫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完善,既把《解释》口径作为收入采集的认定依据,同时又作为检验脱贫参考标准,把牢精准脱贫“出口关”。通过“阳光扶贫”系统,在阳光扶贫网和手机APP上以时间轴方式展示低收入农户脱贫轨迹,逐项展示每一笔收入构成和帮扶事项,“翻底账”给农户看,让每一户脱贫户认可脱贫成效。(何亮)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