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稻虾田里话丰收:一水两用 一地双收

【连网】□王海英 傅纯洁

走进连云港东海县黄川镇陈墩村农民陈前进的稻虾共养基地内,笔者看到他正忙着对这季龙虾的收益进行盘点。“前期投入虾苗、饲料等各项的费用约10万元。龙虾收获2万多斤,平均每斤卖20元,除去投入成本,光龙虾就收益近30万元。”陈前进高兴地说,“虽然累点,但是效益还蛮不错的,比外出打工强。”

从事货车运输10多年的陈前进,2016年秋天卖掉汽车,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在村中流转土地140亩尝试进行“稻虾综合种养”。“我们村河汊纵横,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这种混养。”对于在全县第一个尝试新型种养方式的人,陈前进的做法引起了一辈子从事稻麦轮作母亲的反对。

“不试试,那咋行。不能这样死种地,得改改。”只有初中文化的陈前进回了母亲一句,“国家都提出农业要转型升级,咱们也得跟上时代发展啊。”

其实陈前进的想法也不是心血来潮。在当年3月,在一次外出跑车的途中,他听别人谈过“稻虾共作”效益收入比传统种植效益要高。为确定这一信息的真实性,陈前进多次通过网络查询,并前往东海县海洋与渔业局进行详细了解。“稻田中的昆虫、水生动植物可成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促进龙虾的生长,而龙虾的粪便会直接反施到稻田,又可大大提高稻米品质。”该局局长葛溧向陈前进介绍了“稻虾共作”的好处,“对于养殖技术,我们全程负责指导。”

于是,敢闯敢拼的陈前进在2017年4月购买价值7万元龙虾苗投放在稻田内,5月中旬便开始捕捞,每天前来收购龙虾的客户络绎不绝。“第一年,光龙虾净赚12万元。”陈前进乐滋滋地说,“这次吃的‘螃蟹’值!”

田块内的水稻已经抽穗,有的枝头下垂。“小龙虾对于农药的敏感度极高,因此田地内从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用量也只相当于单纯种植水稻化肥使用量的30%,且都是生物质化肥。”看到满地金黄,陈前进说,水稻不打农药虽然会有一定减产,但亩产量也可达到800斤,而且绿色种植方式产出的稻米品质高。对于今年的水稻,陈前进已做好自己加工的准备,精加工出来的大米可卖到5元每斤,比传统水稻亩均可增收500元。

不仅能让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还能在原有水稻收入基础上增加收入。有了看得见的效益,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这两年东海县“稻虾共作”格外受农民欢迎。“今年,就新增了8000亩。据测算,每亩增益可达4000元,促进农民增收约2000万元,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葛溧说,“明年有望突破2万亩。不仅要养出好虾,更要种出质量高、效益高的大米。”

与陈前进相比,李前方种养的3200亩“稻虾共作”基地则是当地重点打造的示范区。基地依托淮海工学院在东海县实施“挂县强鱼富民”工程,建立了博士工作室,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实施渔业物联网在线监测,约100台摄像头布局在田块各个角落,全天候进行治安监测。水里也安装了专业的高科技检测装置,适时对水质环境进行指标监测,并上传到国家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现在不用到田地内,用手机便可随时随地看到监测数据,方便的很呢。”李前方谈起尝试“稻虾共作”时,信心满满地说,“我已经制订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以生产优质稻米为主体,开展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等一系列稻渔等的养殖与试养,力争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部产品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今年,李前方还申报了“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同时,对周边乡镇进行辐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带动共同养殖,实现共同富裕。

米香虾肥的“稻虾共作”达到了“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稻花香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章静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