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鸭米

无意间走过一片稻田,这片稻子比较瘦弱,穗头小稀,谷粒稀且小。一丛丛稗草高过稻子,地上匍匐着水花生、马绊草等杂草。谁家的田种成这样,是懒,还是长期在外务工而疏于管理?稻子长成这个样子,能收多少?恐怕连化肥农药的成本都种不出。

收羊回家的农妇告诉我,这是农场的试验田。

试验田种成这个样子?我将信将疑。一般意义的试验田,如对婴儿百般呵护,施肥,用药,播种,田间管理不知比普通粮田上心多少倍,能不最大限度获得高产吗?有报道超级水稻亩产达到1149公斤,一般农户当然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这是种试验田吗?同样存疑的不只我一个,而且都是周边地道的农民。如今种田,不用化肥、农药能收到稻子?自从用上化肥,追肥效益立竿见影;农药对付病虫害,丰收有了保障;尤其是除草剂的使用,使得农田除草快捷,大量减轻人工劳动,除草剂一喷,杂草枯萎,它像长着眼睛,专挑杂草过不去,稻麦安然无恙。农民的潜意识中,杀虫药有毒,杀草的药不毒。农妇把羊拴在这里,羊在意草丰茂,而人还在意羊吃得安全。她还告诉我,起初田里还请人拔草,开始灌浆后不管了,否则,真的颗粒无收。

秋熟后,朋友送我几袋大米,其中两袋十斤装,一袋五斤装。朋友说,五斤装的是“鸭米”,口感肯定好。正怪异怎么弄这么个小包装,一大家子吃不上两天。朋友说,这一小袋的价值抵得上那两包,绿色、有机、安全,懂不?

两种米,外包装一模一样,只是小袋子背面贴了一纸说明,无非说培育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使用纯有机肥。两种米,种子都是“南粳46”。细细比较,米粒不一样。“鸭米”稍微白一些,但颗粒小,碎米多,远无普通米饱满,也就是说单凭肉眼,品相不如普通米。

这两种米对比着吃,就吃出品质了。普通米也很不错,煮饭时即有米饭固有的香气逸出,入口糯糯的,从慢慢变陈的隔年米突然变成新米,口鼻肠胃无比舒适。“鸭米”似乎更香一些,口感也更好一些。说“似乎”,因为其中的对比不怎么明显,若有若无,可能期望过度。朋友问尝了没有,感觉怎样?当他知道我用半袋“鸭米”煮了整锅饭。大呼浪费,提议煮粥试试。

次日,我用大约六两“鸭米”煮了半锅粥。真的不一样!开锅不久,表面结了一层膜,粥油可是好东西。听闻大病初愈之体,不适合大补,以粥汤温补,日复一日身体康复。一位老中医说,这得归功于粥油,表皮薄薄的一层膜,竟然有着神奇的药效。

米粒化开沉在锅底,用勺子搅一下,米花就均匀地分散开,粥汤粘稠,入口,隐隐的异香通过味蕾传递到五脏六腑。不知你是否有同感,嗅觉感知的香浅表,而口舌感知的香才是真正的香,香到骨子里。所谓吃得香,有没有这层意思?

有次酒桌上谈起鸡蛋,朋友说,什么什么鸡蛋都是糊弄人的,其实所有鸡蛋营养差不多。沈教授表示严重反对,他从事生态农业,说口感也是品质的一部分,我们已走过果腹或者营养的初级阶段,讲究口感,无公害。朋友质疑,一斤米20元,有市场吗?

怎么没有?沈教授充满自信。去年试种产量少,几乎没怎么宣传,就有人慕名而至,先买一点尝尝,觉得好回头再买,已经售完。今年稻子还在地里,便有人预订,最多的一下订了500斤。由于连续阴雨,收割比往年推迟了好多天。等待中的客户不时询问,盼着新米上市。高端与普通,构成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不要说20元,几十上百元一斤的米不乏消费群体。

小时候,总盼着新米起场。那时种双季稻,前季稻都是籼米,口感不怎么好,交公粮留下的大多做猪饲料。后季稻品质好,单季稻生长期长,品质更好,多留作口粮。

第一天吃新米不亚于过节。掀开锅盖,晶莹而玲珑的饭粒如被巧手整齐铺排在锅中。半年的天地精华、辛苦劳作浓缩在米粒中,一碗饭,不搛一筷菜,三下五除二。母亲常说,吃新米不合算,每天比平时多淘半升米。只让全家尝个鲜,次日又换了陈米。新旧一对比,简直难以下咽。好端端的新米,她偏偏让它变成虫蛀气味的陈米再吃,不好吃就吃得少,就能节省。

农家都养几只鸡鸭,鸡不但啄食嫩叶,也在田埂上昂着头“钓稻穗”。鸭子受农家欢迎,它们在稻垄间游弋,吃掉害虫,清除杂草,留下排泄物。隔一阵子,放鸭手赶着大群的鸭子,浩浩荡荡开赴稻田。来一次,等于追了一次肥。那时候我们吃的才是真正的“鸭米”。

稻鸭共作,鱼鸭共作……都不是什么创新,而是返璞归真。米更有米的味道,才是。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