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启动创新驱动强引擎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机制剖析

在制造大省江苏,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科研机构着力变革科技管理机制、打造政府和市场双引擎、开放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短短5年,累计建设了专业研究所42家、衍生孵化创新企业580家,集聚高端研发人才6000多人,转化技术成果3100多项。

“四不像”释放驱动力

“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江苏省产研院院长刘庆介绍,作为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江苏省产研院在省政府组建的理事会领导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部门,院本部不承担具体研究任务,重点开展科技资源引进、专业研究所建设、重大研发项目组织等工作。

这种“四不像”的特征,既拥有政府背书,更有力量组织创新资源,也能紧跟地方实际,找准创新方向,还能灵活应用市场手段,大胆实践。

“原来选人才多是看职称、论文,我们正在打破这种旧标准。”江苏省产研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说,该所物色的一位海归博士不擅长“写论文”但擅长产业化,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接近1个亿的产值。通过该所的积极举荐,这位博士成功获得南京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正推动项目落地。

从建设新机制到打造新标准,这里的系列创新正在孵化出一项项“黑科技”。

“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我们一个医疗器械公司从零开始做人工智能风险太大。我们与江苏省产研院合作,帮助物色团队做针对性攻关。”鱼跃医疗董秘陈坚说。目前,一项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远程读片的新技术已在开发中,有望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打七寸”破除障碍点

“通过改革,研发团队持股60%,‘多劳多得’成为新规则,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江苏省产研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所丁汉院士说。

江苏省产研院瞄准传统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技术转化、资源整合等关键“痛点”,破除创新障碍点。

——打破“旧”束缚,激发人才活力。

“许多过去出台的政策,都是设法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却未把成果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交给科技人员。”江苏省产研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说,江苏省产研院提出,研发机构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国有,研发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归属团队控股的运营公司。

地方政府出“大钱”、持中股,产研院出“小钱”、持小股,研发团队出“零钱”,最高可持股70%——新办法把机构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捆绑起来,盘活了科技资源。

——挖掘“真”需求,精准对接市场。

为推动产业链与技术链的精准对接,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征集、提炼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真正技术需求,由财政资金匹配支持研究开发,产研院组织专业研究所和引进全球创新资源给予研发支持。

该院已与大全集团、鱼跃集团、法尔胜集团、钱璟康复集团等龙头企业分别建设了1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征集、提炼企业“卡脖子”的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成功达成技术合作9项,企业已累计投入3406万元。

——着眼“大”格局,全球招引创新资源。

与传统意义上的招才引智不同,江苏省产研院视技术为商品,研发为产业,不单单引进人才团队,更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以自主研发技术、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为主营业务的研发公司,为产品制造企业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和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试验田”打造新体系

5年来,江苏省产研院不断发挥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巨大创新活力。

做好平台,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打破传统科研机构的组织边界,发挥大学(科学院)与工业界的桥梁、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的桥梁两个作用。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将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通过与国际高校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海外平台等方式,集聚国际创新资源落地江苏。

控好风险,探索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方式。对于处于初创期创新项目,财政资金以“拨投结合”方式匹配,先以财政资金予以立项支持,研发取得阶段成功下一轮融资时,财政引导资金按市场价格转变为股权投资。既发挥政府资金对原始重大创新项目的支持,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确定支持强度和获得研发成果的收益。

统计显示,目前42家专业研究所中,20多个创新平台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专利2200多项;累计转化技术成果3100项,实现技术价值合计200多亿元;研发人员中海内外院士60多人,高层次领军人才超过200人。

记者 陈刚 朱程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