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回避型人格请多多“麻烦”别人

文/本报记者 金玮

我们生活中也许会遇到一种人,他们明明已经与你认识很久,但依然有一种陌生的客气感。你回家探亲回来捎带一份土特产给他,他过几天会找个莫名其妙的理由送你一份价格类似的礼物;你顺路看望了他生病的孩子,他会在孩子出院后故意制造个理由请你吃饭;甚至,你送他的每一样东西,他都恨不得立马付你钱。

笔者所说的那种人,好像不太愿意欠别人太多,在心理学中属于“回避型人格”。这类人在别人面前,不会有太多的感情外露,习惯独来独往不愿意走近别人,也不允许别人靠太近。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对他们而言可能反而是一种负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害怕“麻烦”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麻烦”。

童年成长:爱被赋予了条件

“如果能找到一份不出门就赚钱的靠谱工作,我肯定会一天24小时都待在家里做宅女。”曾有位求助者小赵用这个“比喻”向笔者表达她对社交的无感。她从小到大从来不交朋友,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要不是父母发现她畏惧“婚姻”,断然不会在家人的建议下来找笔者求助。

在小赵的父母看来,女儿的观念非常之“奇特”。她认为与人相处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不仅要花大量的精力与别人维持“交情”,接受别人帮助后更要记得偿还“人情”,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比较自在。然而,这“奇特”的想法却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是一位不愿依赖别人、也不愿被人依赖的女孩,她的成长经历必定非常特殊。

小学时,小赵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一位男孩子出手保护了她,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小赵的父亲却把女儿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认为她给保护自己的男生带来了麻烦。这导致小赵不敢去接近保护她的男孩,更拒绝了一段本可亲密的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何她自小到大从不交朋友。

而更要命的是,小赵的父母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强调“我们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样的观念被过分灌输后,模糊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界限,更加大了小赵对父母的负罪感。这在小赵的潜意识里,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快的人际关系范本,也解释了小赵为什么会产生“与人相处累人”的奇特观念。

外界帮助:直接用行动传递温暖

走进像小赵这样“回避型人格”女孩们的内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她们有一种执念:别人对我的好,我必须要尽数偿还,这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情,所以还是尽量不要去接受别人帮助。这样的想法令她们浑身散发出一种冷若冰霜的气场。

然而,回避型人格的人内心并不是冰冷的,她们和所有人都一样希望自己被关注。只是一旦与他人产生强烈的联系后,“奇特”的思维方式需要她们耗费大量的精力才能维持新关系。所以,在没有把握认清一个人之前,她们更愿意在一段关系中把自己好好地隐藏起来。

因此,若要破解她们的心防,旁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表达善意之时多用行动少用言语。在回避型人眼里,言语可能是带有某种暗示的,她们不太容易相信那些善意的言语会不附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但会默默记住他人每一次无声的善意之举,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温暖。

与她们接触时,千万不要去七嘴八舌地窥探她们的私生活,否则她们会逃得更远,拒绝得更彻底。在相处中,尊重对方内心深处那条看似冰冷的界限,用持久而无私的微弱善意之举,让她们一点点地慢慢敞开自己,渐渐建立起信任。当感受到足够的安全后,她们才会卸下冰冷的保护装置。

自身突破:坦然接受他人的善意

那么,回避型人格的朋友们该如何敞开自己的心扉呢?那不妨给“帮助”来一个全新的定义:他人之所以愿意帮助你,最大的驱动力不是为了简单的互助,而是这种善意之举增强了自身的存在感与重要感。

也正是因为存在感与重要感的缘故,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不是一种等价交换,否则这就会成为冰冷的交易。而回避型人格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他人帮助自己之后会产生的存在感与重要感。

那样的想法,导致回避型人格的人在接受帮助时,自然而然地认为对方只有付出而没有获得,内心便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愧疚感。于是,他们便非常焦急地去偿还,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行为。实际上,这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应该这么说,大部分真心要与人来往的人,都是不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的,不带有严重的功利目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坦荡地去接受他人的善意。回避型人格的人更不该成为孤岛,而是要勇敢地接受他人、走进关系。试着去“麻烦”他人,既能让自己得到帮助,也能让他人产生价值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