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拆屋效应

名 词 解 释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在先提出很大要求后,再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则容易被人接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神 奇 案 例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假扮成青年咨询计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大学校园里去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并且要与那些少年犯一起在公共场所待好几个小时,也没有任何报酬,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结果也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绝大部分人(83%)都拒绝了这个请求。

但当罗伯特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在邀请大学生们作为义务管教员去动物园之前,罗伯特·西奥迪尼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请求: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花2个小时的时间为少年犯们提供咨询服务。在他们拒绝了那个请求之后,才提出了这个小一点的、参观动物园的请求。这一次,由于参观动物园的请求是以让步的形式提出来的,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了,答应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

现 实 意 义

拆屋效应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人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同时有两种心理机制启动,一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二是开始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将会发生的事实。如果在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的一个新的选择与内心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纳。

在说服他人时,这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巧,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沟通的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看似无理而令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继续沟通下去,而只代表着一种沟通的策略罢了。这是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它能让你在沟通一开始就占据着比较主动的地位,但记住这只是“拆屋”,如果想让沟通真正有所进展,不要忘记“开天窗”。所以,如果你的一个要求别人很难接受时,你不妨先试试提出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沟通最需要诚心诚意,不可滥用这个套路。如果提前抛出的条件,令他人产生了极大的厌恶,那么这种沟通就会出现反作用。“拆屋”拆得太过火的话,对方就不会与你有下一步沟通,“开天窗”的计划也会随之泡汤。

栏 目 案 例

笔者在咨询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家长,来求教如何让子女“听话”。对于此类求助,笔者深入了解后,会发现那些家长的子女大多都已成年,而家长依然把子女当成“孩童”一样去控制,矛盾便由此产生。对此,笔者做的是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子女之间相处模式的转变,而不是谈论让子女“听话”的方法。

但总会有特别的情况出现,曾经有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来找笔者求助。她是一位从来不强迫孩子的母亲,这样的宽容带来了良好的母子关系。可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便遇到了难题,每天早上一家人都要赶时间把儿子送到托儿所,而孩子却习惯性地赖床。无论那位母亲如何劝说孩子都不听,最后往往都是父亲发怒了才迫使小家伙从命,可一直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

所以,她向笔者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儿子听话?于是,笔者根据“拆屋效应”的原理,建议这位母亲在叫孩子起床前,先给小家伙提一个他比较难以接受的要求。第二天,那位母亲再次遇到了儿子赖床的情况,她便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先起床去上班了,宝宝一个人在家继续睡。”儿子听完后立马拒绝,她便说:“那你和我们一起起床吧?”这时,小家伙竟然主动配合了起来。

在这策略中,母亲让儿子“一个人待家里”相当于“拆屋”,而叫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起床”则等于“开窗户”。要“拆屋”还是“开窗户”,孩子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与父母一起起床,赖床的毛病就这么被治好了。

讲师:金玮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