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荷塘风韵

从南湖湿地公园大道走过来,视野里布满绿色生态植物,不经意间,一大片荷塘出现于眼前,柳树掩映,别有天地,令人喜出望外。

一年四季,荷塘风景旖旎,韵味十足。

春光明媚,荷叶悄悄地露出笑脸,铺在水面上,大大小小,新绿喜人,可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描绘。一场春雨,嫩叶慢慢地舒展开来,荷叶如盘,碧绿碧绿的,仿佛刚刚完成的水墨丹青。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晶莹的水珠汇聚成一汪清泓。

人们走过来,荷塘边开始热闹起来,荷塘睡醒了,青蛙游出水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还唱着快乐的歌,一群群小鱼为它们伴舞。鸟儿在上空自由飞着。三三两两的花骨朵被青梗擎着,亭亭玉立。

盛夏,荷花怒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赏荷的游客越来越多,三五成群,笑逐颜开,在岸上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留影,悠闲自得,面对这迷人的荷塘,真有点“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荷塘开阔,满满的团团绿荷叶,风从荷上过,再吹到身上,沁凉似水,还夹着缕缕清香。

身后树上的夏蝉“知了知了”地鸣叫着,欢快如弹奏的曲子。

尽情观赏间,游人也成了这幅“夏日荷风”画卷中的风景。

对岸塘堤边,垂柳微荡,绿绦拂水,阳光普照,树影婆娑,叶下水清且涟漪。

如果在夏夜赏荷,则另有一番情趣。月光下的荷塘静谧而朦胧,像美丽的梦境。犹如《荷塘月色》中描写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绿叶上的荷花色泽清丽,有纯白、白里带红、红里带粉……月洒清辉,荷花花瓣片片纯净透明,风悄悄拂过,荷花轻轻摇曳,幽香四溢。这一大片荷塘,好像天上的瑶池一不小心下跌落人间。

夏末初秋,荷花陆续谢了,荷梗上结出青青莲蓬,这时的荷塘成熟了,大大小小的莲蓬,有的青涩如璧,有的暗绿发黄,有的已经变成褐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南朝乐府古辞《西洲曲》中的名句,一个柔情女子在荷塘中拨弄湖水一样碧色莲蓬的景象,十分传神。这个时节,正是赏荷吃莲子的大好时节,观赏之时,剥几粒莲子品尝,清心解热,又多了几分雅趣。

放眼而望,荷塘里的荷叶、莲蓬、谢了一半或依然绽放的红色荷花,错落有致,如画家齐白石笔下的水墨画《秋荷》,尽显荷塘秋韵。他在《秋荷》图上题词:“不染污泥迈众芳,休嫌荷叶太无光。秋来犹有残花艳,留着年年纸上香。”齐白石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早年在家乡生活时,从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内,种的都是荷花,到花盛开之时,在塘边行走,一路香风,沁人心胸。”

秋意渐浓,池塘清瘦,墨绿的荷叶经络清晰,一瓣瓣凋落的荷花,是一枚诗意的秋色书签。蓝天白云下,秋天的荷塘更有韵致。

冬天来了,你不妨去荷塘边走走,去看看它繁华落尽的美,残叶枯荷迎霜傲立,枝叶横斜,深深浅浅,如一幅写意画。你还可以看到水鸟飞过来,立在摘了莲蓬的梗上,叽叽喳喳地鸣叫,那叫声在静谧的野地里更加清亮动听。

“留得枯荷听雨声”。在李商隐笔下枯荷也是这般诗意唯美。雨过天晴,阳光下的荷塘像染了金色,风过湖面,枯荷倒映于水波,像一幅动感的油画。冬日的荷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颓废,南湖湿地公园保持生态的原生性,白鹭和野鸭给沉寂的荷塘带来生机。水中有机质丰富,水草肥美,利于鱼虾生长。鱼虾多,又是封闭式种植,便成了水鸟的天堂。

美丽的荷塘,是人们诗意的栖息地。荷塘的每个季节都是一首诗。人在静静的湖边,在蓝天白云下,在夏风秋雨中,看荷,看自然界的鲜活生命。转身离开时,你的内心也许会滋生出淡淡的惆怅,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下一次重逢。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