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宿迁泗阳: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 “红色故事”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英雄。”3月21日,泗阳县三庄镇程道口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前,义务守陵员、“中国好人”程兴国正在给50多名学生讲述程道口战役中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2019年春天,得益于镇村的支持,程兴国在烈士陵园附近建起全县第一个以传讲程道口战役红色故事为主的工作室——“程兴国工作室”,每天来听故事的人络绎不绝。

多年来,泗阳县始终坚持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党史课堂”、“党员工作室”、“红色讲堂”、“第二课堂”等形式,让“红色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党史教育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景点,串点成线,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与红色旅游文化双重叠加的社会效应。

编写红色传记 宣讲“英雄故事”

从2015年年初,泗阳县王集镇的张绍龙就开始搜集资料,准备编写一部有关全县革命斗争史的书稿,对于一位古稀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大工程”。6年里,张老去过党史办、档案馆、民政局、全县各乡镇村等地方,一处一处地认真了解核实革命斗争和烈士牺牲史实。关于丁静波等三位烈士被捕的槐树庄战斗,老人就先后5次到三庄、穿城几个村庄,几经核实,才把当时的人名、地名、事件经过查清,形成了如今的《泗水流芳》。9本、1700页线装书、75万字,泛黄的纸张、工工整整的字迹,张老的家也成了当地红色教育基地。6年来,张老为整理搜集3000多位革命先烈故事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和钱财,但他心甘情愿,他自豪地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把这段红色历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泗阳县是革命老区,像这样的红色资源还有很多。为了挖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泗阳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组织文联、档案馆、作协、乡贤协会等志愿者,走进档案馆、烈属户和爱园烈士陵园、程道口烈士陵园、裴圩烈士陵园、吴大园烈士陵园等32处红色教育基地,寻访红色印记,挖掘英雄故事,编写《追寻》《新四军独立旅》《洪泽湖抗战故事》《黄圩记忆》《六塘河畔的女儿》等25部红色故事传记,免费发放给青少年阅读,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英雄故事教育青年一代。

为了让英雄故事“活起来”,使之成为口口相传的红色经典。泗阳把搜集整理编写的英雄传记,梳理成“战役篇”“战斗篇”“英雄篇”等便于宣讲的系列单篇,并成立“红色讲师”“故事名嘴”“老兵在线”等英雄故事义务宣讲队,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进军营、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讲堂”“戎耀课堂”“基地学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讲,受教育55.6万人次。

同时,泗阳还结合清明节、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9·30烈士纪念日和八一建军节等,开展“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红色故事专场宣讲,用英雄的故事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爱园镇“红色讲师”赵殿祥把新四军独立旅在当地开展的“腰庄战斗”“刘庄战斗”等150余场战斗故事讲给学生、社区居民和参观群众听,特别是“一把军号的故事”,把人们带到了军号响、敌胆寒的峥嵘岁月。

建设“红色长廊” 举办特色活动

这两天,泗阳县实验小学的“长征精神”主题文化园里又热闹了起来,党史辅导员邵燕正带着十来名学生,在园中边走边学,或是讲一些长征中的英雄人物,或是介绍一些激烈的战斗故事,学生们听得仔细,听得认真,时不时地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孩子们绕着主题园走着走着,就仿佛自己正在重走长征路,重见英雄事,心中激动不已。为了学生们深入地了解长征,学校选聘了50名党史辅导员,每周组织安排学生走进文化园,重温长征故事。学生陈颐坤激动地表示,“听了老师讲的《长征故事》,我知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近年来,泗阳积极开展“红领巾寻访”等主题社会实践,组织师生走进程道口烈士陵园、爱园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在泗阳中学、致远中学、南刘集小学等学校建设“红色长廊”,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呈现英雄故事,进行红色教育;组织开展祭扫先烈、知识竞赛、读书演讲等特色活动,缅怀革命英雄,引导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为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第二课堂”作用,引导青少年在“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的角色转化中,铭记红色历史,培植爱国情怀。泗阳县常态化组织中小学2万多名师生就近便到县爱园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学习,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老兵讲党史”“团(少)队活动进基地”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

创作红色戏剧 传承红色基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这首歌在江苏宿迁泗阳县穿城镇窑湾村红色文艺汇演现场响起时,老兵张爱民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一首首红歌将他带到了那个遥远的红色年代,勾起了他的回忆。这两天,在村部门口的小广场上,穿城镇窑湾村的文艺爱好者们围成一圈,以独唱、淮海戏、歌伴舞等形式,重温《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以铿锵有力的歌声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以感人至深的内容表达对党和祖国真挚的情感。表演者高玉娥说,“平常我们在排练红色小戏时,就会请老党员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党的历史更加了解,对现在的生活也更加珍惜。”

泗阳还把英雄故事搬上舞台,组织县淮海剧团以本地革命烈士董振英为原型,创作大型现代淮海戏《刑场上的党课》。出身贫苦家庭的董振英不畏白色恐怖参加抗日宣传,带领妇女纺纱织布、做军鞋、磨军面,参加游击队伍。1947年春,她在掩护游击队转移后的撤退途中不幸被俘。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董振英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董振英的事迹被县淮海剧团搬上舞台后,跨县区、进乡村、进社区、进校企巡回演出60余场次,还演进江苏大剧院。这种本地人演本地英雄、用本地英雄教育本地人的宣教形式,对于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非凡意义。“董振英英烈的事迹也给了我很大触动,也给了我一种动力,我要把这种动力用在舞台上,来更好地创造这个角色。”泗阳县地方戏种保护中心主任、淮海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之徒周雪芹在本剧中饰演主角董振英一角,为了演好这位年轻的英烈,她曾3次前往董振英的家乡泗阳县八集乡董荡村,了解英雄的故事。

多年来,泗阳县始终坚持将红色文化作品下基层,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文化惠民为目标,以基层群众为重点,用多种文艺形式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红色文化,筑牢红色堡垒。多次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创作计划,创作了1部大型淮海戏《刑场上的党课》,1部小型淮海戏《特殊党费》,小戏、小品、歌曲、书法、舞蹈5个类别各10个作品。通过送戏下乡、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演出等形式,为全县各乡镇(街道)送去优秀文艺作品。

只有留得住红色记忆,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下一步,泗阳县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发展好、传承好。

编辑: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万梦梦 刘笑 张耀西 倪颖 胡亦涵

责编:陈驰骋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SJX]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