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陶胜 实习生 孔云云 陈瑜琳
连日的高温下,一线车间工人的工作状态如何?日前,记者走进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镀锌线车间,一探究竟。
在车间的热浸镀槽旁,操作工马健佩戴安全帽、防护面罩、耳塞、手套,正在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打捞槽里的锌渣。记者将温度计放在一旁,短短几分钟就上升到45度。尽管现场有台排风扇一直工作着,但只要站在旁边一小会,就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马健一天要捞锌渣六七次,每次最长约15分钟。他在这岗位上已经干了4年。“尽管挺热,但每次时间不长,我也习惯了。”马健告诉记者,捞完渣就可以回到镀锌二课联控室,里面空调一吹,还供应饮用水,人就马上觉得舒服了。
烨辉公司是典型的钢铁冷轧工厂,生产环境温度相比热轧钢厂低不少,但是公司仍旧注重员工尤其是一线人员的防暑工作。目前公司参与一线生产的员工有600人左右,实行四班三轮制,车间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流程中除了用叉车把原料或者加工好的钢材运到仓库、捞渣等是在高温下进行,其余工作只需在控制室完成,控制室设有空调,十分凉爽。“公司按时发高温补贴,中午提供绿豆汤、苦瓜。饮用水也是24小时提供,还给我们发放人丹。”马健对公司的关爱十分满意。
4月至6月,烨辉公司产量创下新高,目前也在满负荷运行。“这段时间正好是生产高峰期,我们希望为员工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黄文照告诉记者,公司尽量减少工人在阳光下的作业时间,经常在外作业的叉车工人,叉车内也配备了空调。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建设第四条生产线,届时投锭、捞渣工作也将由机械手臂完成,工人工作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