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快乐的“活雷锋”

核心导读

又是一年“学雷锋纪念日”,无数热心的志愿者最近十分积极,来到敬老院、孤儿院为老人和孤儿擦桌子、讲故事、送慰问金。然而,志愿者们的学雷锋善举,或许会在矫情网友的舆论攻势下被贴上“一日雷锋”的标签,但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活雷锋”的内心世界时,才能感受到他们持之以恒“学雷锋”时,那份淡然而又平和的心境:既不刻意追求崇高也不妄自矫情造作。

文/常熟日报记者 金玮

“我只是去串门而已”

陈建华:照顾隔壁孤老10多年

南门社区花园浜路的一栋大院内,住着一位93岁的老太太。10多年前老伴去世后,膝下无子女的她,本以为从此将孑然一身。就在此时,老邻居陈建华开始在生活中完全扮演起了子女的角色照顾孤老,一坚持就是10多年,直到现在他也快要60岁了。

老太太的老伴在世时,陈建华与同在一个大院生活的老两口就已经认识了很多年,而且闲暇时经常去老两口家串门,他们也非常喜欢这位积极热心的年轻人。10多年前,老太太失去老伴后,陈建华看到年近八旬的她独自一人生活十分不便,便常常帮对方买菜、配药,还经常串门聊天。老太太不舒服时,他还会送对方去卫生所治疗。

“去老邻居家串门只是生活习惯而已,真谈不上做好事。”就是在这种心态下,陈建华在不知不觉中扮演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子女角色,而且这份角色还受到了搬迁的考验。七八年前陈建华搬家离开了花园浜路,然而已在单位内退的他,却凭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在老宅附近开了间木工作坊。因此,陈建华白天的工作场所离老太太家很近,于是将“串门”的习惯继续保留了下来,坚持至今已经10多年。

结束采访时,陈建华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在“串门”,并没有做多大的好事。然而就是这种“串门”的朴素想法,却极大地帮助了一位93岁老人。

“扫扫地锻炼身体”

王定宝:退休后扫大院弄堂20多年

南泾塘80号的四合院内,有一位70多岁名叫王定宝的老人,每天吃完三餐后,都会在洗碗之后顺手拿起扫帚,把大院的弄堂扫得干干净净。并且,从她退休至今,已经默默无闻地坚持了20多年,直到记者来采访她。

在大院生活的人都知道,院子的弄堂是人来人往之处,再加上老社区的四合院基本没有物业打扫卫生,因此地上经常会留下瓜皮、纸屑等垃圾。然而,在南泾塘80号内,弄堂里几乎从来看不到类似的杂物,这多亏了王定宝的饭后“锻炼”。

原来,在王定宝看来,自己每天饭后扫大院弄堂,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善举”是在做好事。因为,她受到了一句俗语“饭后一百步,胜过开药铺”的启发。在俗语的基础上,王定宝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与其饭后在大院弄堂里“百步”,还不如拿着扫帚边扫地边“百步”。因此,她养成了在大院弄堂里扫地的习惯,并且一下子坚持了20多年,直到现在依然乐此不疲。

或许,“饭后百步”的她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大院的环境也因她而变得清洁。

“修好后喜欢看他们的笑容”

张建新:免费“水电110”开通4年

四丈湾社区的大部分居民,都知道一条名为“水电110”的热线。他们只需在正常的下班或休息时间拨打热线电话,就会有一位名叫张建新的40多岁中年男子随叫随到,帮助他们修理损坏的水电设施,并且除了零部件成本以外不收取分文的修理费,如今热线已开通4年多。

起初,张建新作为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并没多少出人意料的善举,直到多年前的一次家庭变故。当时,张建新的收入急剧减少,生活陷入了困境。就在此时,四丈湾社区的工作人员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与关怀,让他在两年内摆脱了困境。张建新觉得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社会的帮助,因此他也应当有义务去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希望社区将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布,凭自己水电工身份的优势,利用休息时间免费帮助社区居民修理水电系统,“水电110”由此诞生。

如今,“水电110”不仅服务四丈湾社区的居民,甚至扩展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刚开始觉得是在回报社会,然而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下,张建新对自己的“水电110”事业有了更为质朴的感受。“我更喜欢在修理好以后,看到他们对我露出的笑容。”张建新觉得自己的“水电110”早已不是回报社会之举,而是一份让自己快乐的事业。

为了快乐而做出“雷锋”之举,或许也是让人长久坚持行善的强大动力。张建新的“水电110”已经坚持了4年,并且将继续坚持下去。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薛冰青]

标签: 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