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村繁荣 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再攀新高

文/常熟日报记者 冯碧珩

2014年,常熟新增高标准农田1.8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7000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3000亩。全市村均总收入达到817万元,村均稳定性收入达到57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67元。完成蒋巷村、梦兰村省美丽乡村“面上示范”建设,完成苏州市1个美丽村庄和19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任务。常熟不断加强“三农”工作,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乡间呈现出一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大好景象。

现代农业稳中提质

最近,在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质水稻繁育区,兰国防博士和同事们进行着稻种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随后的播种顺利进行。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进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系)的研究工作,“就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在先进的生物技术,提高育种选择的准确性,缩短育种时间。”

兰国防博士是园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的首名博士,按照基地人才招收计划,园区还将在农田土壤修复、水生植物培育及工程化应用、混合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等多个方面引进博士。目前园区通过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完善人才结构,已经建成国家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20多个,服务平台30多个,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312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直是常熟农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本市更是在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上狠下功夫。通过“一中心、两园区、多基地”建设,推进各个项目建设,成果辐射全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结对体系全面建成。

据统计,2014年,全市新增各类设施农机装备977台套,稻麦收割机自给率超80%,水稻机插秧面积提高到18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90%,累计组建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801家,村级合作农场3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6家,种养大户提升为家庭农场50家。

富民强村改革深入

尚湖镇罗墩村的基地上,净菜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这里生产出的优质净菜将供应到学校等处。村党委书记殷建忠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净菜流水生产线的发展,目前村里正在准备建设物流中心,预计今年投用,再加上目前正在建设的育秧育种中心项目,两者每年可为村里增加财力100万元左右。殷建忠说,为了改变薄弱村面貌,村里借助村企挂钩行动,成立农业公司,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种植,让农业获得最大效益,种养殖全面开花,种植稻米、设施蔬菜、哈密瓜、黄桃、灵芝,养殖灵芝鸡等。随后又通过建立合作农场,让农业产业再次升级。这一切使得村级财力从3年前的100万元增加到目前300多万元。

村里经济强了,村民也获益更多。村民周瑞华原本闲在家里,收入不多。去年她加入了村里的劳务合作社,做卫生保洁的工作,一年下来增收不少,“我们合作社的人员年收入可以增加1.7万元左右。”不仅如此,她觉得村里和3年前比也大变样了,“门口的路都变成水泥路了,去年又进行了污水改造,环境更好了,感觉更舒畅了。”

为了真正实现富民强村,增加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常熟坚持均衡可持续发展理念,薄弱村不断得到转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不断创新。2014年,社会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和主城区条件成熟村的“撤村建居”“社经分离”工作开始试点。常熟又创建省级3个、苏州市级304个充分就业村(社区),完成城乡劳动力就业指导培训10.45万人次、技能培训5853人次,启动委托扬州大学定向培养农业人才计划,被征地农民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49万人次,特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率达100%,农村登记失业率2.09%。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发放困难救助资金1.76亿元。

美丽镇村处处可见

3月17日中午,家住兴福管理区上寺路的居民王祖达饭后又到附近的小游园“福园”里散步休闲。说起这个去年刚建成的游园,王祖达连声说好,“以前这里走不通的,现在建设成了游园,环境好了很多。游园附近居民开了不少茶室,为他们增加了收入。我们有点年纪的人也正好过来健身。”

这一切都源于去年这里开始进行的美丽村庄建设,通过建设,当地不但完善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等配套公共设施,并贴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建设,而且根据当地风貌特色借势造景,突出了山居风貌。连接上寺路街、舜过井的950米游步道处处风景,一侧黄石叠砌驳岸的山涧流淌,一侧竹影森森、树木繁茂。来此处的市民都能充分感受到建设后的变化。市民季云珍正和朋友们一起坐在茶室的室外区域品茗,过去她都是在茶室房间里喝茶,“环境真的更好了,望出去有山有水有竹林,很有自然野趣,感觉特别好。”

常熟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14年,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新开工74.8万平方米、封顶109.8万平方米,新安置入住2950户。实施城乡河道综合治理37条,94条农村垃圾收运线路正式运行。实施3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万亩,启动实施畜禽养殖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南湖湿地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虞山镇景龙村等5个村通过省级生态村的现场考核。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薛冰青]

标签: 农民增收 新高 城乡 一体化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