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各界合力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浒浦花鼓旧谱扬新声

常熟日报讯(见习记者 周甜)日前,《浒浦花鼓》首发式在常熟会议中心举行。

《浒浦花鼓》一书详细介绍了浒浦花鼓孕育诞生的环境脉络,舞技角色的特点分工以及作为民间舞蹈类项目在当代环境的传承与发展,并试图通过对浒浦港地区包括浒浦花鼓、童子开刀和浒浦渔民号子等在内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浒浦地区民间娱乐生活的鲜活画面。

浒浦花鼓是流传于碧溪浒浦地区江南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一种融合了长江南北文化,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表演类艺术作品,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扩展项目。

文/见习记者 周甜

“小锣一敲响呛呛,莲湘一打花鼓要开场……”如果你接触过浒浦花鼓,那么看到这段唱词就会想起这种曲调轻快、动作潇洒、舞风率性的民间舞蹈。

上世纪初,浒浦地区的船匠、渔民以苏北花鼓为基础,结合“龙灯舞”“跑灯舞”“麒麟舞”等当地传统民俗舞蹈,再融合苏南地区尤其是浒浦本地的民间特色,创造出了浒浦花鼓。上世纪80年代,浒浦花鼓曾一度兴盛,但随着渔业的没落和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传统的花鼓表演濒临失传。为了传承这一非遗项目,浒浦花鼓传承人做了许多工作。

在浒浦的大小广场,你经常能看到杜勇芳对着二十几个学生,一遍遍教授浒浦花鼓的场景。杜勇芳今年55岁,是浒浦花鼓第四代主要传承人,1982年师从第三代主要传承人徐贵银学习浒浦花鼓。“当时我在浒浦文化站工作,在搜集民间文化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浒浦花鼓,它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我,于是决定跟着徐老师学。”

杜勇芳一跳就是30多年,多次代表常熟市参加华东地区和省市各级文艺汇演,获得优秀演出奖、优秀创作奖、保存传统文化奖等荣誉。除此之外,她还进学校、进社区、进文艺队,教授花鼓技艺,尽心尽力培养一个个年轻的花鼓团队。

“我的老师徐贵银不藏技、不留招,只要有人想学,他一定倾尽全力教。”徐贵银2010年去世,但他这种不藏私心、一心扑在花鼓上的精神却通过杜勇芳传承了下来。杜勇芳有很多学生,有的是有舞蹈基础的文艺工作者,有的是没有基础的普通居民,无论对象是谁,她从不马虎,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跟我学跳舞的人都很踏实,一个一个动作问得很仔细,从眼神中你就能感受到她们是真的想学,不是敷衍,我作为老师,更要卖力教。”杜勇芳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她会尽自己所能,跳好舞,教好学生,为浒浦花鼓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传承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文化部门也对浒浦花鼓进行了抢救式的保护。为了把浒浦花鼓灿烂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呈现给大众,文化部门通过录制DVD、编辑出版书籍等措施,促进浒浦花鼓的传播。碧溪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于今年竣工投用,作为展示碧溪文化的一个崭新窗口,浒浦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服装、道具、音像资料等都在非遗展示馆展出。

《浒浦花鼓》的编著者徐醒尉第一次接触到浒浦花鼓是在2006年。他回忆说,那时他参加工作还不满三年,对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全无概念。来到浒浦,看到精彩的花鼓表演,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民间舞蹈的魅力,并希望记录下这些文化印记,为它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依据。从2006年到2012年,徐醒尉多次来到浒浦,查阅文献、采访传承人,对浒浦花鼓有了充分的了解。“浒浦花鼓、童子开刀、浒浦渔民号子都诞生于浒浦渔港环境中,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果把这三个民间文化组合起来,构建民间文化保护范本,可能更有利于传播发展。”关于浒浦花鼓如何传承发展的问题,徐醒尉一直在思考。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浒浦花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2012年,浒浦花鼓被编排成广场舞版,在首届苏州市群众广场舞比赛中获金奖,并在2013年参加姑苏区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中国(海门)江海文化艺术展示周,与各地的文化团队交流演出,促进自身发展壮大。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薛冰青]

标签: 花鼓 新声 合力 保护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