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塑精品重惠民强保护 擦亮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文/常熟日报记者 陈燕

打造文艺精品,深化文化惠民,加强遗产保护,“十二五”期间,本市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崇文尚和的城市精神根深叶茂。

打造精品擦亮品牌

2014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期间,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在常熟联合主办“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间最高规格的文化交流活动首次由县级城市承办,有力地提升了常熟历史文化名城的对外影响力。

本市致力于打造文艺精品、擦亮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承城市文化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又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江南文化节在本市已经举办七届,精品节目惠民展演接地气,高端文化交流则有效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本市文艺精品屡屡获奖。金曾豪创作的长篇小说《狐狸敲门》、童话剧《快乐木马》、电影《柳如是》等多项文艺作品获苏州“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马丁的绝招》获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市文化馆小荧星少儿合唱团获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小百灵杯”。2014年,江南云水合唱团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铜奖;金曾豪新作《凤凰的山谷》获得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短篇弹词《招牌菜》获全国曲艺“牡丹奖”;市美术馆连获2012、2013、2014年“全国美术馆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奖。

完善体系深化惠民

2015年10月,市锡剧团创排的大型新编历史锡剧《侠医缪希雍》作为江南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在虞山大戏院首场公演,首次尝试市民凭市民卡领票观剧,这样的文化惠民服务深得百姓欢迎。

“十二五”期间,本市致力完善体系,深化文化惠民。2012年市重点文化惠民实事工程江南文化艺术中心竣工,当年底对外开放并运行。同年,文化馆新馆正式启用。2013年,本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十二五”期间,碧溪新区滨江文化活动中心,沙家浜镇文化体育公园等一批镇级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常熟图书馆获第四届江苏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获评“2014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并位居榜首。

本市全面推进城乡市民免费艺术培训、百姓讲堂、公益展览等各类公益服务。

仅2015年就举办各类公益演出420场次,公益讲座210场,公益展览120期,“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310项,公益培训236期,年受益群众达50万人次以上。同时,推进“文化惠民村村演”“情暖常熟”群众文艺巡演等两大公益巡演活动,2015年完成演出150场,观众约10万人次。本市还创新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我的舞台我的梦”2015常熟达人才艺秀,以全民舞台秀的形式,造本土草根明星,圆百姓舞台梦想。

保护遗产延续文脉

2015年第10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常熟首次在全市推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古琴、评弹、白茆山歌等非遗项目以专场演出、知识讲座、图片展等形式走进全市各中小学及高校,让学生们了解地方文化,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延续常熟文脉。

本市坚持保护、传承、发扬原则,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非遗保护方面,“十二五”期间,本市举办“灵动碧溪”常熟市首届上鹞灯节暨江南民间文艺展演,有效提升了古老民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史专著《让国南来——仲雍》《南方夫子——言偃》正式出版,填补了国内吴文化专著研究空白。

在文物保护工程建设方面,2012年完成翁氏故居重要组成部分柏园(小南园)保护工程;2013年庞薰琹美术馆扩建工程竣工;文庙工程主体建筑完成;启动严讷宅和太平巷明厅保护工程;完成对市级保护单位引线街沈宅、屈成霖宅后堂楼等的修缮;对全市22处古墓葬安装监控系统,并接入公安监控系统,加大了对古墓葬的保护力度。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章静花]

标签: 文化 常熟 惠民 公益 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