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军民一家亲共叙鱼水情 ——常熟双拥工作综述

文/本报记者 陈竞之

常熟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闻名遐迩的“沙家浜”故事发生地。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同时也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功实现“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多年来,心系国防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鱼水情深的双拥故事在这里续写。

一种精神代代传承

11月6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迎来了特殊的游客——沙家浜部队官兵代表。这一天是“沙家浜部队”成立78周年纪念日,他们与常熟沙家浜镇女子民兵连和镇预备役民兵、新四军36个伤病员家属和后代,以及沙家浜人民代表等相聚在一起,共同来到沙家浜“忠魂”墓地,向烈士们献上花篮鞠躬默哀。

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沙家浜部队”诞生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沙家浜军与民坚不可摧的鱼水深情,筑起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强堡垒。也正是那时起,常熟人民始终与驻军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沙家浜精神。

在和平建设年代,常熟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结合红色、绿色和水乡文化,推陈出新不断为“沙家浜精神”注入新的活力,打造了红色经典剧目,还推出了以沙家浜历史故事为主题的“红色总动员”“我是新四军”等特色研学课程。如今,“沙家浜”三个字已不仅是一部经典文艺作品、一个红色景区,而是已成为常熟乃至全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成为军民情深的一个象征。

实事拥军全省领先

近日,常熟出台《常熟市驻常部队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向符合条件的驻常部队军队人员提供购房补贴,实行“补贴购房、共有产权”。截至10月底,共有34户驻常部队家庭提出购房补贴申请。

近年来,常熟在全省首创“士兵部队立功、父母家乡疗养”的荣誉拥军、驻军官兵免费体检的健康拥军、面向老兵的居家养老服务拥军、城乡一体化的公平拥军、退役士兵暖心工程的就业服务拥军五大模式,打造了双拥“常熟样本”。而为驻常部队军人提供住房保障,则是继常熟实事拥军“五个首创”以来,推出的又一实事。

在双拥创建中,常熟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发展理念与国防观念同步增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优抚对象保障水平同步提高。支持驻常部队建设经费、优抚对象抚恤优待金和双拥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并全面落实基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调整。近四年来,全市累计发放优抚安置资金3.8亿元,所需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强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双拥工作三级联创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双拥、事事不忘双拥、处处支持双拥的良好局面。

三大共建持续推进

9月23日,常熟舰官兵代表从南海远赴常熟,将常熟舰全体官兵筹集的爱心款1.2万元,送到了3名需要帮助的常熟学生手中。常熟舰官兵将资助这3名常熟学生直至他们完成学业,这也是官兵们对常熟人民长久以来关怀的回馈。此次助学行动正是“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体现。

多年来,常熟坚持以军地共建、社会共建、军民共建三大共建活动为抓手,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的共建格局,不断推动共建活动向纵深推进,铸就起军民团结一心、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在定期进行的军地工作成果互动交流活动中,常熟人把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乡情工作法”和全国军队先进退休干部、虞山镇枫泾社区党委书记陆仁华的“仁爱工作法”以及市双拥办的“五小工作法”等一批本市党建工作成果送进军营,推进军地思想政治建设深度融合。在基层社区,全市40多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与12个驻军单位结对共建,签订共建协议书,许多共建对子结对在20年以上。

群众性的共建活动更是活跃。“百名常熟妈妈与百名驻常士兵结对认亲”就是本市群众自发、自愿参与拥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连续举办7年来,参加结对母子达到656对,2017年本市还举办了“最美兵妈妈”评选活动,树立了“最美兵妈妈”典型。而驻常部队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自2013年以来,先后投入2万多个义务劳动日参与地方发展,把鱼水深情化作了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力量。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