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充满童趣“点点财” 相传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文/本报记者 徐鹤

元宵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裹馄饨、吃元宵。到了晚上,还有一个特别“闹猛”的农村习俗——“点点财”,又称“烧田角”。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点点财”活动已渐渐消失,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儿歌、民谣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记忆。

儿时记忆欢乐多

“一年到头,小孩子是不可以玩火烛的,只有‘点点财’的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点起旺旺的火把到处奔跑。”家住海虞镇福山村的陆李凡告诉 记者 ,“小时候,村上的小伙伴们都早早巴望着元宵节快点到来,预先寻找最佳地点,并早早准备好材料——成捆的稻草、干燥的芦苇、干枯的树枝,捆扎得紧紧实实,就等着元宵节的夜晚闪亮登场。”当天大人们非但不会阻止孩子们玩火,还会关照孩子到自家地头田间多烧几把,火烧得越旺,庄稼的收成就越好。

说起“点点财”,28岁的张玮佳思绪一下飞回了童年。“天色一暗,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往田野里奔去。那些用竹竿树枝稻草等等材料制作成的草把,开始一个一个在田间点燃,如星光闪烁,似流萤飞舞。”在张玮佳口中,“点点财”如田野中的舞蹈一般。“我的火把里还有‘特殊成分’,奶奶会把当天一早刮下的灶头锅底的镬锈装在棉纱布里裹好,等‘点点财’开始的时候就浇上一点油,然后去稻柴堆里抽点稻柴,一起裹好绑在竹竿上。因为有了镬锈,火把会有星星点点的亮光,类似现在的‘仙女棒’。”张玮佳说。一个火把很快就会烧完,有备而来的孩子会迅速拿出第二个、第三个,继续着田间地角的狂欢。没有经验的小孩,只好飞奔着往自家“柴箩”跑去,随便抽上几捆稻草,将就着点起来。蓬松的稻草才一会儿工夫就燃尽,孩子们就会来回奔忙,全不管“柴箩”一个一个地垮塌下来。“记得有一次,事先准备的火把烧完了,又嫌稻草烧得太快,于是索性赶回家,扛起扫把往外冲,第二天被母亲狠狠地修理了一顿。”张玮佳笑着说道。

“元宵节那天晚上,刚吃完晚饭,就有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出来,有的甚至举家出动,点上火把,举得很高。村里的小朋友们都会出来,像是举办一个篝火par-ty。”家住碧溪新区横塘村的张晓波回忆起小时候,感觉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星星点点的火把,远远望去,像一条条火龙,在广阔的原野上游动着。火把的火光此起彼伏,非常壮观。有的竹竿被烧得不长了,孩子们就点燃田埂边的茅草、河边上的草根等,一直玩到深夜,才会结束这有趣的活动。“随着年龄增长,‘点点财’也越来越少见了,现在的孩子娱乐活动丰富,更不会玩这些。”张晓波有些遗憾。

“点点财,点点财,点到我哩田里来。我哩田里大颗稻,别人家田里糟茅草……”孩子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斗嘴Rap。张晓波说,听大人们讲这风俗是老辈里传下来的,就是要把田间田埂上的枯草统统烧掉,以迎接春天的来临,同时火也烧死了田间的害虫,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了。

火把预警抗倭寇

常熟民俗专家胡燮敏告诉 记者 ,“点点财”正规说法是“照田财”,这项农村习俗由来已久,据说与戚继光抗倭有关。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一带时常遭到倭寇的侵扰,百姓苦不堪言。明朝将领戚继光为百姓的安定,带领军队在江浙沿海横扫倭寇,一路打到了常熟境内。经常在常熟一带活动的倭寇十分霸道凶残,先是白日里劫村掠镇,后见来了军队,又以小股抢劫,且抢劫时间又往往在夜里。戚继光向村民了解情况,从村民的反映中受到启发:春秋战国时,边塞防敌报警常用烽火,各村防倭报警何不也用烽火呢!这长江边上有的是芦苇、稻草、竹子,把芦苇和稻草绑在长竹竿上,一点燃就可以起到报警作用。戚继光与地方知县商量后,马上把各村的村民组织起来,让每户人家各扎一二个丈把长的火把,作为报警之用。这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欢天喜地过元宵节,几十股倭寇从长江里窜上岸来进行抢劫。但这些倭寇刚挨近村,早有准备的村民马上点燃火把,并大喊:“倭寇来了!倭寇来了!抓倭寇,抓倭寇!”一呼百应,一举百举。戚继光派在虞山上的观察哨见到火把,听到隐隐的呐喊声,马上通知军队出击……倭寇吃了这次大亏,并不甘心,又接连袭击了几个村子,村民们用同样的方法给倭寇以迎头痛击,倭寇损兵折将从吴淞逃回日本去了。从此,常熟各村又恢复了平和,这一年,庄稼长得特别好,获得了大丰收。以后,为庆祝护村的胜利,纪念戚继光的功绩,常熟一带的村民便在每年的元宵节的晚上扎火把,名叫“照田财”,意思是赶走了倭寇,家家生活好,庆丰收,大发财。

胡燮敏还表示,随着时代发展,“照田财”已经慢慢消失,即使是在王庄等地仍有该习俗,但其方式也变得非常简便,仅仅只在田角堆起稻草点燃。 记者 也从公安、环保等部门获悉,虽然“点点财”并不被列为焚烧秸秆和入“禁放令”,但仍需注意安全。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