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调皮儿童在公交车上被男子背摔踩头 说起“熊孩子”市民有话讲

文/本报记者 冯碧珩

4月27日,四川遂宁,一名7岁男童,放学后独自坐公交车回家。因无故踢了车上男乘客三脚,被该名男乘客殴打。经诊断,男童颅内及颌骨并无异常,左侧脸部软组织肿胀,后被父亲带回家。对此,网络上大部分网友都认为男乘客没人性,但是还有部分网友抓着熊孩子这个点不放,觉得熊孩子的行为不当也会招致如此的对待,孩子也该反省。市民对此议论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成年人犯熊更可怕

“在我看来,那位男乘客可能就是所谓的长大后的‘熊孩子’吧。就是网上常说的坏人变老了,是一样的道理。”市民顾女士看来,这位男乘客暴起打人的过程中,明显情绪失控,而且行为绝对失当。

在她看来成年人行为如此失控,和此前孩童时期家里的教养也是有关系的,她认为引导到位的孩子,在自己成年后有所行动时,肯定会考虑得周全一些,明白自己行为是否得当,“我们成年以后的种种行为,表明了我们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引导情况是如何,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大人在教训熊孩子,这就是一个大熊孩子打了小熊孩子。因为成年了,所以这种犯熊行为比熊孩子无故踢人更不妥,我觉得男乘客比熊孩子更需要引导,是得好好拘留几天纠正一下他的行为。”她也觉得现在年轻人和孩子冲突特别多,是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家里原本就都顺着,还有当下的年轻人非常关注自己,所以对打扰自己、不规矩的行为特别抵触,这也是引发矛盾的原因之一,“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当宝宝,但是要看到毕竟是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人的成年人,对于社会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行为应该更文明。忍受孩子一些顽皮行为,适当进行提醒,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教养。”

父母应更关注孩子

“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一个人乘车,家长肯定就在边上。作为家长应该约束好孩子的行为,这不仅可以避免孩子出现不文明行为,而且也能很好地保护孩子。”市民徐佳觉得家长在这件事中处于一个缺席的状态,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如果家长在孩子踢人时,及时喝止、道歉,也就不会发生随后的一幕了,他还表示这种家长管护不当的情况出现频率还很高。

原来,近来他看了不少类似新闻,像孕妇绊倒孩子之类的。一般他都会点开相关视频认真看一遍,然后他发现视频里发生问题的那段时间里,家长没有出现或者离孩子距离较远,没有让孩子处于家长的管护范围之内,“在公共场所,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关注,毕竟孩子年纪小,处于一个不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状态,需要关注引导。家长关注到位,一旦发生危险也能及时保护孩子,毕竟孩子属于被监护人,出了事家长责任更多。”

市民黄小姐也认为,这件事情中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在家没有管教好,没有规范好孩子的行为。这个不仅是对儿童期会有影响,对孩子长大也会有影响的,正所谓小时候没有纠正孩子行为,缺乏家教,可能到了社会上就要吃耳光了。”

过度污名化的恐怖

“我会想,这位男乘客在揍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心中还挺自豪,自己教训了网上人人喊打的熊孩子了,真是细思极恐啊。”市民钱敏说起这事儿就直摇头,作为家长他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挺上心的,他发现孩子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不断出现新问题再进行纠正的过程,有时候一个问题要反复纠正好几次。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对孩子任何不规矩、顽皮的行为都有一种绝不宽容的态度,人人喊打熊孩子似乎是一种流行。他希望大家能考虑到,孩子正处于成长学习阶段,很容易出现失控行为,需要大家帮助一起纠正,而不是一顿暴揍,“你看标题好了,媒体就是很喜欢用所谓的熊孩子这样的称呼。这种过度反应,导致现在孩子只要行为干扰到了别人,就会被扣上这顶大帽子,很恐怖啊,作为家长我们心理压力很大。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用常熟话说,小孩就是三天做猫,三天做狗。乖了一段时间,可能就进入一段小叛逆期,需要你费工夫,有时候在家里我也很怒,很想揍孩子,但是这种暴力约束的方式肯定有问题,需要我们耐心引导。所以给孩子一点时间,别太苛刻。还有用对待自己孩子的心态去对待陌生孩子。”

绝不该施以暴力

市民李晴悦觉得,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对待成年人,暴力相向就是不对的,“区别在于,向孩子施以暴力感觉更没有人性,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觉得心里凉凉的。我还看到评论区有人说,打得太重,应该轻一点打,我对于这种说法也完全不能接受。我相信法律肯定是不支持暴力行为,更何况这样的行为是对一个孩子实施。”

她说,过去都说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只能催生更多的暴力,在其中涉及孩子时,这句话特别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或者说惩处孩子的顽皮、不当行为,动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可能会增加一个今后热衷于对他人施以暴力的成年人。”李小姐平时也挺喜欢阅读的,也看到过一些暴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的事例,所以对此她非常反感,“我希望大家举起拳头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特别是面对孩子等弱势群体时。用句现在有点用烂的话说,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