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常熟爱心远方生根 ——土门镇震后十年见闻

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与江苏常熟相隔近两千公里。10年前,常熟人与土门人鲜有往来,而“5·12”地震发生后,常熟与土门结对援建,从此常熟人在土门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年以后,援建队离去,当 记者 跟随红十字会助学队伍来到土门,却处处能够感受到常熟印记。常熟人曾经播下的爱心种子,早已发芽开花。

文并摄/本报记者 陈竞之

走进5月的土门,到处是一片爽目的绿——远处是在雾气之中绵延的深青色龙门山脉,近处是绿树成阴的道路,两旁田野绿得深深浅浅,不时有几家黑瓦白墙的民居错落其间,让人禁不住怀疑自己身处江南。

图:龙门山脉下玫瑰基地的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第八届中国月季展”作准备。

图:龙门山脉下玫瑰基地的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第八届中国月季展”作准备。

土门有条常熟路

在土门镇中心,有一条常熟路。

这条路的名字是土门百姓口口相传得来,路的西边,土门学校和土门卫生院相依而建,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在里面读书,中学则位于路的另一侧——这些建筑都是地震发生后,常熟援建组在土门建造的。

建成9个年头,这两所“洋气”学校依然为这个山脚下的小镇增色不少。学校的老师说,老土门学校建于1937年,历史悠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新学校所在地原本是一片田地,是常熟援建组从无到有,一砖一瓦从平地上建造起来的,从2009年9月开始投用。

学校从内到外与常熟城市常见的学校无二。在原本的土门幼儿园,孩子们想上厕所还需要走出教室走上一段路,而重建后的教室“三位一体”,有卧室、活动室、卫生间,教室通透干净,设施一应俱全。小学教学楼则别具一格地设计成四合院的样式,楼层空地上有“空中花园”,兼顾美观实用,室外有塑胶跑道,连运动器材也有专门的存放室。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山里”的学校,在素质教育上不遗余力。操场边、教室里、长廊中,处处可见书法作品展示,这些书法作品出自老师或学生之手,有的学生才上三年级已经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让来自历史文化名城的常熟来客也不禁啧啧赞叹。

“常熟人建造了这座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和城市一样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软件也不能落下。”土门学校校长杨广军说,农村学校也要追求教学的品位,不能因为是农村,而自我放松,在培养孩子的要求上与城区拉开差距。他还说,在常熟援建的学校读书,本身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因为最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并将他们所感受到的爱继续在各地播撒,这样中国的明天才能更美好。

图:土门学校一角。

图:土门学校一角。

天宝村民有远亲

沿山路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天宝村。这里的村民原来散居在山下务农,2008年地震中,村民自己用砖头和泥巴垒砌的老房子几乎全塌了。震后,按照政府统一规划,附近的村民住进了“天宝村”的新房子。

天宝村本以黑白灰为主基调,但村民们搬进来以后在屋前屋后栽上核桃等果树,如今青色的果子已经挂上枝头,充满生机。家家户户的白墙上还点缀着绵竹特色的年画大头娃娃墙画,十分喜气。还有的农户家门口晾晒着刚打下的油菜籽、大蒜头,给初夏增添了几分丰收的气息。

这里有几户人家的孩子都由常熟好心人结对援助,王慈就是其中之一。地震的时候,王慈才上幼儿园,当时是她第一个发现墙壁开始抖动掉灰,立即大声告诉了老师,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老师带着孩子们冲出教室。她的爸爸王天武说,因为没读书赚不到钱,他们原先“几乎没有房子”,全家都挤在王慈外婆家住,可地震中连外婆的房子也倒了。再后来,他们一起搬到了天宝村的新家。因为家庭收入有限,震后王天武家一直受到常熟好人的援助,现在王慈已经长大,即将参加中考。父母都盼着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改善家里的境况。王天武说起最后一次和常熟的远亲通电话是2013年,后来电话再也打不通了,但是助学款还是每年没有停过。当他知道他的常熟亲人已经因病去世,并在去世前预留了一年助学款,去世后其同事“接棒”助学的时候,他抹着眼睛说,要把这件事告诉王慈,让她化悲痛为力量。

还有三合村、罗荣村、古楼街社区……推开土门镇一扇扇居民的大门,一个个与常熟有关的感人故事奔涌而出。在古楼街,小江父母离异,仅靠爷爷“咬紧牙关、勒紧肚皮”供养16年,多亏还有常熟亲人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在三合村,土门人曾传碧重新组建家庭后,有三个在读书的孩子,无奈之下发出求助,常熟市民欣然答应;李传萍的女儿曾经受过常熟亲人的援助,震后第3年,随着家里流转了土地,自己身体好转,他们决定将结对助学的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还有吴玉兰,十年助学间,她已经从小学读到大学,家里也即将拆迁到玫瑰新村,全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在写给常熟助学者陈二妹的信中,吴玉兰说:“多亏了您的帮助,才让我们家从地震后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牢记改变命运这句话,努力拼搏,我也不会在个人品格上有所懈怠,在遇到有困难的人时,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

随着助学持续,常熟与土门的爱心故事还在续写。

图:土门学校里,幼儿园小朋友向常熟来客热情地打招呼。

图:土门学校里,幼儿园小朋友向常熟来客热情地打招呼。

山有玫瑰年年香

有朋自远方来,土门人不无自豪地盛情邀请:一定要在玫瑰开时再来,那时,整个小镇都弥漫着玫瑰香气,可好闻了。现在盛花期已过,但是在土门镇育种基地,依然能看到大丛的玫瑰——这里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

这个项目也有常熟人的功劳。土门镇人大常委会主席杨廷安感叹,当年的常熟援建指挥部特别踏实,一心一意为了土门发展服务,不仅在项目援建时“白加黑”“5+2”,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援建,而且还立足长远发展,主动帮土门对接玫瑰种植基地项目。2009年5月,常熟援建组赴西昌考察大马士革国际香型玫瑰的育种、种植、加工基地。同年,由绵竹市政府和北京银谷集团正式引进“中国玫瑰谷”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这一灾后重建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在土门、绵竹乃至德阳地区都是No.1,具有前瞻性,符合现在乡村振兴农旅结合的大趋势,对今后土门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玫瑰谷”位于绵竹市土门沿山,规划总面积87.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建设周期为15年。如今,土门镇已经栽下1.2万亩玫瑰,产业发展成果初现。土门镇的玫瑰产业目前与玫瑰公司合作的单位有7个玫瑰种植合作社,15个承包小组,2017年产业工人高峰期用工量约3000人,平时管护约300-400人,农民务工工资每天约50-100元。玫瑰谷园区从事玫瑰产品定点销售的农民约50户,每户平均月销售收入约5万元,销售利润可达2万元。玫瑰谷项目将农民转型为股东、玫瑰产业工人、创业者、雇员,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和就业收入,总收入显著增长。

土门越来越有幸福美丽乡村的模样。2018年9月28日,国家级展会“第八届中国月季展”将在中国玫瑰谷月季园举办,届时的土门镇将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土门人遇到常熟人,是如此的幸运,我们会感谢一辈子。”杨廷安说出了土门人的心声。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