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挖掘还原时光宝藏 ——记常熟博物馆考古与文物修复工作者

5月18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博物馆里,珍贵的文物固然令人流连,文物背后的工作者更让人尊敬,因为正是有了他们,公众才能得以听时光诉说,与历史对话。这组专题报道将带大家走进常熟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人物故事。

文/本报记者 戴晏

考古与文物修复,对从业者的专业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它们亦是文物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博物馆的文物研究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保障发掘科学规范

在大众的认知里,考古是一个天生就带着神秘感的职业,它总让人怀着敬畏之心却又忍不住去一探究竟,但对李前桥而言,“神秘”仅仅是考古这项工作的表象,科学性与规范性才是属于考古的“关键词”。

李前桥是江苏宿迁人,他大学刚毕业就来到了常熟博物馆工作,现任常熟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考古这行,他已经琢磨了十年有余。考古需要前期的线索,一旦有了线索,李前桥就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老百姓最为期待的往往是一个墓葬会出土多少文物,里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然而,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李前桥来到现场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如何保证发掘的科学与规范。“发掘时科学规范可以保障现场信息科考的准确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出土的文物即使很多,它们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李前桥说。

“‘发现’是我工作中最大的乐趣。”每当有新发现的时候,李前桥总是感到分外惊喜。去年,常熟季家山明墓出土了一支保存完好的明代金簪,引发了公众的热切关注,当时的情景让李前桥记忆犹新。“墓葬附近当时正在造停车场,工程推进的时候发现了墓穴,我们接到线索之后就第一时间到了现场。”因为墓穴周边有浇浆痕迹,李前桥当即确认了该处墓葬所处年代应在元、明、清三代之中,为了进一步确认具体时间,李前桥和其他考古人员在墓葬周边继续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在乱石之中发现了一块形状规整的墓志铭。与此同时,一支金簪也在墓室之中出土,经过简单擦拭之后,发簪显露出金光闪闪的原貌,发簪的头部还有花纹纹饰。这两件重要物品的出土让李前桥一行得以确定该处墓葬为明代古墓,也为确认墓主身份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发现的惊喜常有,辛苦的工作也是常态,李前桥用“痛并快乐着”这五个字概括了多年的考古工作给予他的感受。2012年,李前桥曾去往苏州木渎进行考古工作,当时正值酷热的8月份,白天室外温度高达35摄氏度左右,为现场的发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天气非常炎热,工作地点又在野外,蚊虫特别多,我们都是跪着用手铲一层层地清理墓葬里的泥土。”他说。为了保证墓葬不受到破坏,考古人员还轮流在晚上值班,照看遗址所在地,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将现场尽可能保护得当,确保获取信息的全面和准确。

与“痛”相对的“快乐”,是这份工作为李前桥所带来的成就感。在发现极有价值的信息的时候,在自己的判断被证实是正确的时候,在考古发现被老百姓认可和关注的时候,李前桥都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十分自豪。“考古可以发现历史,甚至还能改变历史,它为博物馆的文物研究工作打下基石,对我而言意义非常。”李前桥说。

巧手修复还原文物

提到文物修复,常熟博物馆里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个名字——王鸣军。去年,王鸣军刚从常熟博物馆退休,但他精湛的修复技艺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仍让馆内众人敬佩不已。

王鸣军自1985年起开始接触文物修复工作,最初他跟着几位老前辈学习,从中获得了很多的知识与经验,在常熟博物馆建馆之后,他就一直扎根于文物修复的岗位上。王鸣军对纸质文物的修复非常有心得,经他手修复的作品几乎都能还原出本来的面貌。书画修复工作有旧裱处理、清洗、揭裱、补画芯、托画芯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每个步骤都考验着修复者的耐心与细心。“书画修复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做到位,否则结果就会不尽如人意。”在修复工作开始之前,王鸣军首先会对要修复的作品进行分析审视,在这个过程中,修复方案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初步形成。“修复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自身不断钻研,才能把修复方案完善到最佳。”王鸣军说。

明代画家周之冕所作的《松梅芝兔图》是常熟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二级文物,也是王鸣军曾修复的重要作品之一。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多次装裱等因素,这幅画作质地部分酥脆,画芯上局部破损、画芯绢料质地断裂较多,且部分颜色已被霉污侵袭,导致画芯部分有严重霉斑污圈。“当时常熟博物馆修复古书画等纸质文物已是常事,但是修复明代绢本书画仍面临一定困难。”为了保证修复质量,王鸣军制定了严密的修复计划,通过反复清洗、全色等方法逐步隐去画芯上多余的残留痕迹,修复后的古画复原效果明显,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事一项工作时间长了,心里自然会对它产生感情。”王鸣军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往返各地的博物馆之间,继续着自己的文物修复工作,对他而言,文物修复已经从单纯的职业变化为了自身的理想追求。在王鸣军的身上,能看到一位技术全面、技艺精湛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所必备的品质,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修复质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技艺和理论知识,通过大量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常熟博物馆如今正在培养文物修复方面的年轻人才,我很乐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这些年轻人,让珍贵的文物能够经由他们的手重新焕发艺术的魅力。”王鸣军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