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乡村振兴 苏南村推进农业产业集中化多元化现代化

文/本报记者 徐鹤

“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一定能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美好愿景。”推进农业产业集中化、多元化、现代化,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苏南村的万农生态光伏基地就是这样一个集新能源发电和新型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体。

万农生态光伏基地坐落在唐市南路南侧,总占地面积达236亩,其中核心示范区域为80亩。目前这个基地是农光互补的试验基地,也是“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项目基地。基地在2016年5月投资建设,当年度由朗城村代为管理,从2017年2月起交接给苏南村。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基地功能定位明确,区域划分合理,经济运行平稳。目前,基地共有5块区域,其中万农种植区占地26亩,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一年两季,亩产量已基本达到外界平均水平;万农高效渔业养殖区面积为16亩,主要以渔业生产为主,放养青鱼、草鱼、鲫鱼、花鲢等;万农水培蔬菜区目前有两个大棚,占地12亩,大棚蔬菜为无土栽培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周期为一个月,一个月蔬菜产量大约在5000公斤;万农家禽养殖示范区以散放家禽和果蔬种植为主,家禽控制在300只,果蔬目前种植的有5亩葡萄和香椿头;万农优质水产示范区面积为13亩,主要养殖大闸蟹和河虾。

要想发展好这么大面积的基地,必须有一个过硬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行为修养和号召力。为此,苏南村以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组建了万农基地管理班子,村“两委”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决定从苏浜水产专业合作社中推选人选。经过考察和筛选,最终产生了以苏浜水产专业合作社党员朱水明为带头人的8人团队,同时制定了“三员”管理模式,设立了一个管理员、一个记账员、一个监督员,严格管控万农基地日常所涉及的经济往来,从而真正实现了基地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

如果说基地建设的成败一部分取决于生产管理,那么更为重要的则是产出后的经销渠道。万农生态光伏基地有养殖类,有种植类,有水产,有蔬菜,品种较多,特别是蔬菜大棚,产量大、周期短,只有找到好的供应商,基地才能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苏南村以苏浜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先后与中利集团、常熟市中小学配菜中心等单位签约结对,签约时定价定量,保证每周向这些单位提供一次农产品。下阶段,苏南村还将强抓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在条件成熟后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包括常客隆超市在内,已经有几家净菜配送站在洽谈之中。

为了提高社员的满意度,苏南村将基地作用不断拓展延伸,在基地上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依托万农基地现有的高效渔业养殖区建立水产学校,以沙家浜渔业产业园为技术支持定期开设培训班,举办交流会,方便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进行技术咨询,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展基地参观活动,邀请村里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养殖者到基地参观,由合作社成员进行全程讲解,使其了解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引导其向合作社靠拢;以万农基地的优质水产示范区为试验区,在传统养殖无公害大闸蟹的基础上,引进水产新品种,探索混养新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围绕乡村振兴,苏南村从上到下展开了思想大讨论。苏南村党总支书记徐建英表示,基地的发展光靠农业生产显然是不够的,有更开阔的思路、更精准的定位,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已经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打造“田园综合体”也是万农基地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结合眼下唐市古镇的开发和保护,“古镇旅游+亲子采摘+农业体验”也将是万农基地日后长期努力的方向。苏南村还将打造新农科技孵化基地,合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加强与农技站和农业科技院校的交流,不间断地引进适合基地的新型农业项目,同时保持与农业高校的合作,将基地打造成高校农技人才的培训试验点,形成人才链、农技链和产业链的有机整合,成为现代农业引进和消化的基地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教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事体验的中心。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