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大胆实践鼓起农民钱袋子 ——本报记者带小记者聆听“碧溪之路”辉煌历程

文/本报记者 张雨嘉 小记者 夏若曦

上世纪80年代初,碧溪人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也亦农,集体同致富”大胆实践,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新通道,创造了农民建设小城镇的新模式,刷新了农民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奠定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碧溪之路”。

碧溪人陶新军便是伴随着“碧溪之路”成长起来的一代,同时也是对“碧溪之路”带来的生活变化感触最深的一代。

80年代初,碧溪之路发展起来时,陶新军恰逢意气风发的年纪。“高三的时候,几个同学去张家港看演出,工作人员知道我们是碧溪人后没要门票就让我们进去了。”陶新军骄傲地说。

让陶新军同样感到自豪的是,80年代,当其他乡镇的村子还没通自来水和煤气的时候,他所在的碧溪溪西村铺了石子路,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和煤气。要不是毕业后来到梅李珍门中学上班,陶新军可能永远也不知道6年后这里的老师才有了两个老师得一个煤气泵的福利。陶新军在珍门中学工作了5年,调回碧溪中学后,他的工资一下子比之前多了三分之二。

90年代初,溪西村几乎所有人家都盖起了楼房。1991年,陶新军就拥有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车“嘉陵50”。他骑着这辆摩托去珍门中学上班,同事都感到不可思议。这辆摩托车在当时花了陶新军2000元,可他当时的工资只有每个月104元。那时候,碧溪街上已随处可见骑摩托车的人,而其他乡镇几乎看不到摩托车的影子。1994年,陶新军花16000元又买了一辆更好的摩托车“五羊本田”。

“‘碧溪之路’让我们碧溪人都富了起来。”陶新军感慨道。

“碧溪之路”是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也是农村劳力转移之路。原来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碧溪乡从实际出发,在搞好农业生产特别是棉花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社队工业,率先迈出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亦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田头走向工厂,从单纯务农趋向亦工亦农。

碧溪乡在兴办社队工业、促进农民转移、加强集镇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碧溪之路”是在一种致富冲动中的创造。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发展社队工业,农民白天进厂上班,早晚抽空务农,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务工收入加务农收入,使农民的钱袋子逐步鼓了起来。

由于社队工业的发展,农民就业增加了,包括到乡办企业、村办企业、队办企业做工,取得了比较稳定、高于务农的工资收入,有的还在业余时间从事工厂外发的缝合、绣花等小加工业务,加上兼营农业、副业,以及集体家底厚实而投放的社会福利,农民收入比单一农业时有明显提高。有关资料显示,1984年碧溪乡农民人均收入768元,比1978年的236元增长2.25倍。当时的乡干部一般工资每月50多元,而村干部的年收入人均在1000元左右。

80年代,碧溪街上就随处可见外国人,全国各地都有人来碧溪参观。溪西村不仅修了一条贯穿全村的水泥中心大道,还在村里的路上装了路灯。那时,溪西村就有了一幢三层高的大楼,这幢大楼是一家羊毛衫厂。碧溪影剧院也是同时代的产物,这座可容纳1000人同时观影的影剧院曾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亲自题字。这一切无不见证着“碧溪之路”辉煌的曾经。如今,“碧溪之路”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碧溪人民走出了一条“碧溪新路”。

这条“碧溪新路”使得原来从传统的注重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进入到了将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的阶段,使之得到整体保障。碧溪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碧溪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及多样的社会阶层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小记者感言

第一次采访,听着都有点紧张,但当《常熟日报》的记者来到我家时,觉得采访轻松而愉快。爸爸和陶老师同大家分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碧溪“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成果,满脸都是骄傲与自豪。这次采访也让我深刻了解了“碧溪之路”,生在碧溪、长在碧溪,我为我是碧溪人而骄傲。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