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守护生命寸土不让 ——记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碧波

文/本报记者 陈竞之

医院急救中心是战火密集、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救护车进进出出,喇叭声额外急促,病情急、重、难的病人在此紧急抢救,与死神的搏斗说来就来。在这里,看不见的战鼓随时擂响,密集的鼓点伴随着家属不安的心跳,应和着医务人员匆匆的脚步。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张碧波已经战斗了22年。这22年来,他“抢”字当头,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将诊治时间缩短再缩短;他如饥似渴,不断学习充电,把诊治水平提高再提高;他不离不弃,对待每一个病人如同亲人,为他们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救急 果断决策刻不容缓

被送到急诊室的病人形形色色,果断快速决策是救治重症危急病人的关键,如果没有强大的医术支撑,救助就无从谈起。

初进急救中心时,张碧波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看着病人受苦只能干着急。为了尽快掌握急救技术,他虚心向前辈学习,认真钻研,反复实践,主动攻克气管插管难题,练就了一手快速插管本领。22年急诊工作让张碧波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放弃了无数次和家人团聚、旅游的机会,可学习充电的习惯却一直保持着。他身在县城却眼观世界,边查字典边研究,“啃”下了不知多少外国杂志、书籍、论文,“贪婪”地吸收着世界前沿的急救理念和救治手段,为工作中的科学诊治积累了底气。

一次,急救中心送来一名67岁的肠梗阻老人,血压很低,神志模糊,多脏器功能障碍,一只脚几乎已经踏进鬼门关。时间就是生命,张碧波判断只有快速创造手术条件,病人的生命才能保住。他马上对病人采取抗休克措施,病人血压升高,一有小便就被送进手术室抢刀。但没有料到的是,术后病人全身浮肿,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险情,张碧波又当机立断将病人送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由于处理得当、抢救及时,20多天后病人腹胀明显改善,肠功能逐渐恢复。

2017年5月,一位50多岁的女性病人,肾癌手术后突然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抢救后心跳仍然不稳定。张碧波综合各种迹象,判断是严重的肺栓塞,这个想法很快经由B超证实。能挽救病人的唯一办法是使用溶栓药物,可这与用药禁忌相悖。摆在张碧波面前的是两难的选择:放弃抢救,一个鲜活的生命立刻就会消失;用药抢救有一线希望,但手术部位大出血情况无法预测,万一无法控制而危及生命,他可能因为违反用药原则而承担法律责任。时间紧迫,为了患者的生命,张碧波最终决定放手一搏。用药后,患者心跳逐渐平稳,血压回升,但不一会儿便出现了预料中的大出血并形成巨大血肿、患者休克等情况,张碧波又组织紧急抢救,克服了一个接一个难题。一个月后,病人病情平稳下来,转出了重症监护室。

救难 一线生机百分付出

每一个脆弱的生命,都事关一个家庭的幸福,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张碧波就会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2009年11月,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一位肺炎病人被确诊为常熟首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然而,当时在全国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抢救,张碧波和同事几乎用尽方法,病人仍不见起色。就在大家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张碧波应邀参加了苏州甲流学术交流会,一位专家私下对他说:“有时候看起来没有起色,但往往坚持、再坚持一下或许就会好了。”就是这么一句简单而又充满希望的话,让张碧波重拾信心。回到常熟,张碧波每天都穿着隔离服在病房检查治疗,每次出来都是全身被汗水浸透,可他毫不在意,最后终于使病人稳定下来,顺利出院。

有一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在ICU抢救了3个月,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呼吸机一停就不能进食,营养不良合并肺病感染,家属几近绝望。可是张碧波始终没有放弃,他细心观察,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给予鼓励。经张碧波全力抢救,病人终于闯过了重重难关,病情出现好转,两个月后出院了。这时,张碧波收到一条短信:“张医生:你好,告诉你一个奇迹,我的母亲竟然可以站立行走了,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谢谢常熟二院!”

多年来,张碧波收到的锦旗、感谢信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将这些视为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

救众 带起队伍建起机制

自二院成立急救中心后,急救量不断上升,从初时每天200至300人次,到最近几年每天400至450人次,一年急救量在15万人次上下。除了夜门诊和一般急诊,每天要面对的危急重症病人超过20人。“像打仗一样,我们需要的不是个人,而是一支过硬的队伍。”张碧波说。

张碧波以过硬的技术、勤勉的作风言传身教,使得急救医学科学习和钻研新知识、新技术蔚然成风。这个年轻团队还先后抢救成功了常熟首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首例重症H7N9禽流感、百草枯中毒等病人,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急救中心的危重病抢救成功率一直居常熟地区领先水平,患者满意率不断提升。

这些年来,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张碧波的建议下,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建立起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诊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急诊与病房衔接管理制度。根据苏州市政府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急病要急、慢病要准”的要求,张碧波还提出在院内建立三大中心的意见,得到了院领导的全力支持。2017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打破建制界限,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这三大中心,为危急重症病人开通了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医生是无限神圣和崇高的,这是我选择做医生的原因。如今我仍保持着那种心态,捍卫医生这一职业的荣誉。”就这样,从急诊中心普通医师到重症医学科和急诊医学科主任,再到医院医务处处长兼任急诊医学科主任,张碧波始终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成为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