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自我调适享受快意人生 科学解压提升心理健康

文/本报记者 金玮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节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而且还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科主诊医师赵胜军,了解心理健康的奥秘。

睡眠是身心“晴雨表”

市民如何察觉自身情绪的状态呢?赵胜军告诉记者,除了直接察觉自身情绪以外,还可以通过个体的“社会功能”来判断。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饮食、睡眠状况的好坏,来判断心理状况做出必要调整。特别是睡眠质量,这是身心健康状况的综合表现。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状况,则可能是机体提示存在一些心理或生理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睡眠质量下降,多数是情绪困扰所致,焦虑、抑郁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是干扰睡眠的直接原因。其中,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失眠等问题。睡眠不足更会导致个人抗压能力下降,无法很好调整与控制负面情绪。

所以,睡眠是身心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出现失眠、入睡困难等状况,可及时寻找朋友倾诉,来缓解焦虑和抑郁。如果类似的情况持续出现两周以上,就需要向医院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了。

采用科学方法来减压

心理要健康,关键就是要学会减压,但遗憾的是不少人的解压方法并不正确,导致他们“借酒消愁愁更愁”。赵胜军认为,很多“传统”的减压方法弊大于利,需要及时改正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一些人会通过抽烟、喝酒、疯狂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来缓解内心承受的压力。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只能暂时平复情绪,却可能形成依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科学的解压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对压力的看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事实减少偏激认识;其次也要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取心理上的支持,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可寻找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最后,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来调节情绪。

适量运动有助好情绪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常会去跑步或者打球,这真的很有效。”赵胜军表示,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有效预防或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体在做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名为啡肽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物。此外,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调整呼吸的运动,则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而且,运动不仅能通过机体功能培育好情绪,还能提升人的自信、加强社交能力,给人带来好心情。

运动需要适量,一般每周需要坚持三至五天,每天运动锻炼30分钟以上,有助于形成良好情绪。而良好的情绪反之也能对机体产生积极的作用,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降低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发率。良好的抗压能力,则会令机体分泌出更多名为“催产素”的天然抗炎物,帮助血管在应对压力时保持放松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