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书房

四十年前,我家终于分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房子虽然有三个单间,还是解决不了全家祖孙三代的居住问题,每到节假日和晚饭时间我们回家团聚,吃罢晚饭我和弟弟只得回单位宿舍休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申请到他们单位搁置的一间半仓库用房,一间作卧室,半间是和同事合用的厨房。我们将父母腾出的小窝重新粉刷一番,将6平方米的小单间布置成书房,当教师的老公常常在柔和的灯光下伏案疾书,批改作业。我呢,会弄些清新雅丽的花草搁置案头营造生活情趣,花前灯下憧憬我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儿子出生后,我们的生活愈加温馨,书屋成了婆母的小卧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夫妻两人双双调动工作。到市区上班,来来回回20多公里甚是不便,我们就在老公上班的学校附近租房子住。30平方米的一间房,我在中间挂个布帘,外面是餐厅,里面是卧室。儿子戏言:走出我们家是九十年代,走进我们家是六十年代。那年我报考全国首届会计师职称考试,卧室就是我的书房,床头就是我的书桌。晚上孩子老公入睡后,我就移师餐桌继续复习。遇到亲戚朋友来串门,打个招呼我就躲进里边。复习、啃书是件枯燥的活,薄薄的布帘哪挡得住外面的嬉笑喧哗?那心里真叫烦!然而,简陋的环境磨砺了我的意志,我竟一试成功了。

一年后,我们拿到了老公学校分配的一套住房,虽然还不到60平方米,但有厨、卫、卧室、餐厅、阳台,可谓五脏俱全。简约地装修完成之后,我们欣喜入住新房,但总觉得缺了点啥,我和老公不约而同地想到:书房。于是,我们一起买来黄砂、石子和水泥,将阳台地坪抹平,铺上地毯,请店家将阳台封上。一个书橱、一张书桌,简易而清新的书房连着儿子的卧室,给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我们将它命名为“书台”。

进入新世纪,我家的住房条件又有了很大改善,大户型的住房有了更大的空间,装修时我们缩小卧室,整出了两个书房,儿子在他的书房里顺利地完成了高考。他上省城读书后,书房使用权由我接管。工作之余,我走进书房掩上门,陶醉于书海、忘情于“网事”,用读书来倾听,用写作来倾诉,用藏书来积淀,用音乐来滋养,精神世界变得日渐丰满起来。我借用陆游的书房“老学庵”为名,为我书房取名“老学隅”——取天地一角,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可谓是一种惬意人生。

时光飞逝,转眼就儿孙满堂。孙子长大了,要上学了,儿子媳妇设想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建自己的三口之家。讨论装修方案时,其中有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小夫妻俩都想有个独立书房。小孙孙也提了个毫不逊色的议案:“我也要有自己的书房。”我和老公会心一笑:书房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家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精神生活的富有。

有时,我会信步走进孙子的小书房,看到书架上五颜六色的童话书,还有英文绘本,不禁感慨: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啊!(姚曙)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