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女共产党员忠贞不渝跟党走 ——听王治平讲述母亲抗日的故事(一)

■口述人:

王治平,党史办退休干部,其母原名温素玲,海虞镇虞南村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化名李琴参加革命工作,并担任中共渔阁支部委员。

■整 理:

本报记者 陶胜 葛洁

我的母亲原名温素玲,1906年出生在周行吴家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秋被领到周行渔家阁(渔阁村)王家当童养媳。1933年我父亲去世时,我还年幼,我们母子两人艰难度日。1939年初夏,母亲带着我去吴家段看望她的母亲及哥嫂。当晚,温家大场上举行“民抗”军民联欢会,她好奇地和我一起挤在人群中观看。

演出结束,一个20来岁的姑娘站在长凳上操着无锡口音发表演讲,她号召老百姓团结起来,组织抗日自卫队,打东洋保家乡。“‘民抗’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老百姓的后盾,坚决不做亡国奴……”我母亲熟悉无锡口音,她觉得姑娘的演讲句句入耳,很新鲜也很有道理。散会后,母亲把宣讲的姑娘拉到家中,问这问那。原来,姑娘名叫费毓秀,19岁,之前是无锡剿丝厂工人,参加抗日救国组织一年,当年4月被调来常熟“民抗”做民运工作,分工梅北区。费毓秀称我母亲为大伯伯(姑母的称呼)。这一晚,两人睡在一起,费毓秀讲了共产党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故事,还讲了妇女平等、反对封建、解放自己等道理。母亲听得入神,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

此后,母亲将费毓秀带回渔家阁家中,向她介绍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并领她见了当时的保长王振坤,后来通过王振坤发展了村里的热血青年张金保、张传生、陈祖林等一批积极分子。母亲还领费毓秀到村里其他妇女家中宣传发动。到初秋,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总部由任天石司令带队,第一次驻进渔阁村,受到群众的欢迎。不久,“民抗”组织梅北区常备队,母亲和王振坤一起动员村里6个青年参加。很快,梅北区常备队发展到50多人,队长张云达,并不时流动到村上驻扎。母亲发动妇女为“民抗”战士补衣裤、纳袜底、洗衣被,像亲人一样尽力照顾。

中共梅北区委成立后,母亲被党支部发展成为党员。从那时起,为了方便革命,母亲化名为李琴。1939年10月的一个黄昏,在微弱的煤油灯下,第一批4名党员举行了宣誓仪式,建立了渔阁支部,王振坤任书记,母亲为妇女委员。从此,母亲不断接受党的教育,思想觉悟从朴素的爱国主义逐步提高到为全人类解放、为深受压迫苦难的妇女解放的目标而工作。那时,只要区委有号召有活动,她就放弃私活,走出家门。1940年初,梅北区妇女抗日协会成立,母亲又被推选为区妇抗会主席。这样一来,她更忙任务更重了,特别是动员妇女做军鞋慰问子弟兵。1940年5月,她白天到各乡、村去发动,晚上带头做鞋子,常常到下半夜才睡一会。不到半个月,母亲自己捐出了4双鞋子,她分工负责的塘口乡共捐出500多双,受到“民抗”司令任天石的表扬。

一天晚上,新调到梅北区的区委书记胡怀德找到母亲,要她完成一项任务:有5名伤病员要她安排护理休养。当时,村里有100多户人家,且有两个懒汉投靠日伪,伤病员在家,两个坏蛋知晓后很可能去报功领赏,很不安全。母亲便到离周行集镇1公里左右的小宅基高荡廊,跟她姐姐二咲和姐夫程福根商量,让5名伤病员吃住在他们家。期间,母亲的姐夫去何村镇外科医生王永棋处给3个伤员买外敷药品,母亲则到虞城通过亲戚关系购买紧张药品“奎宁”给2名患疟疾的病员服用。不仅如此,她还三天两头去探望伤病员,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多月后,5名战士痊愈归队,挥泪而别。

在掩护伤病员休养期间,区委又交给母亲一件艰巨任务。任天石的弟弟任天怀是“民抗”财经干部,不慎被伪军抓去,关在城里伪保安大队部里。组织上千方百计营救,了解到母亲有个表妹(原何村人)的丈夫在伪县政府内任职,于是要她去做工作,设法将任天怀保释出来。母亲接受任务后怕自己一个人力量不够,又动员大哥一起带了贵重礼品去城里紫金街耐心做表妹的工作。经过两次动员和联络,终于用合法手续将任天怀保释,让他归了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