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从简陋平房到舒适安居 40载住房变迁见证市民幸福生活

文/本报记者 严婷

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这些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市民平房生活的真实写照。40年间,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房到楼房、公寓、别墅,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商品化,住房的变迁折射出了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的沧桑巨变。

住房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之前,本市住房制度为福利分房,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仅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人口多、房屋面积小,上班面对面,下班门对门,是当时福利房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之初,老城区居民的居住形态以单层平房为主,鲜有成套楼房公寓。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按照综合开发建设的原则,房屋建造跳出老城,一改过去“见缝插屋”做法,集中成片开发了颜港新村、琴湖新村、报慈新村、五星新村等12个住宅小区,每家每户开始设置厨房、卫生间、客厅,新建住宅达到了室内水电厨卫设施齐全,室外学校、商业网点、绿化设施配套的基本要求,城区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8.6平方米。

1993年以后,本市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全市停止住房集体分配,转由市场调节,并同步推广物业管理工作,商品房和物业管理小区开始逐年增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本市住宅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明日星城、锦湖花园、红枫苑、信一广场、润欣花园、锦荷佳苑、昆承居住区、世茂居住区、中南世纪城等大型住宅区相继建成,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52.15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6%,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房屋装修演变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装修也成为市民住房变迁的一个亮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市民并没有“装修”或“设计”的概念。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有一间房子住已经很满足了。那时一家几口住一间屋里,通常一道帘子就是一堵隔墙,隔着两代人的生活空间。改革开放后,一些家庭逐渐有了打扮一下家的想法。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既没有充足的经济实力,也无好的装饰材料,一般人家墙面就用石灰、报纸之类的应付一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富裕起来的市民越来越多,商品房也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市民对于家装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家家户户开始谈论装修,装修市场迎来第一次高峰。进入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市场爆发,商品房的房屋购买选项由初装修的毛坯房向全装修的成品房发展,成品房开始步入发展期。自2015年开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家全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落户常熟。成品房陆续在本市推出,在接下去的3年时间里,进驻本市的各大楼盘开发商均推出了成品房的房屋购买选项,一时间,成品房成了市民购房的又一新选择。目前,三环以内新建住宅基本已由成品房代替了先前的毛坯房。

住房保障完善

与此同时,本市住房保障建设不断提速,以货币化补偿和老住宅小区改造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众多家庭“住有所居”的目标逐步实现。2015年开始,本市取消施行多年的政府统一建房后实施配租、配售的模式,全面实行住房保障货币化补贴方式,即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并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突破原三环路范围,将保障范围从市区扩大到乡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实施补贴方式后几年来,本市住房申请条件进一步放宽,住房保障的补贴标准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已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3853户,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2008年,本市启动实施第一轮8个批次的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84个近300万平方米的老住宅小区完成整治,小区整体环境、设施配套和长效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受益居民达3.73万户。今年,本市又启动实施了第二轮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首批纳入改造范围的住宅小区有6个,涉及小区居民1300户,房屋80幢,建筑面积13.11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可全部完成。

老百姓住房的变化,得益于40年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再到“居者乐其屋”,回首百姓的住房史,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面积,更是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