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家长群暗藏隐形负担 设定规则充分发挥沟通平台作用

文/本报记者 金玮

微信上的家长群作为家长与学校互动的平台,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既方便学校发布通知,又能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向,受到了家校双方的欢迎。不过,家长群也给一些家长和老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形负担。

家长 拼娃恭维各种累

“一不留神,我家长群里就50多条信息,一看大多是其他家长回复的‘收到’以及一些无关的讨论。”市民孔先生的小女儿在念幼儿园大班,每次老师在家长群布置作业,慢半拍的他就比较头痛,要把群聊天记录向上翻很久,才能看到老师布置的具体作业,有时干扰信息太多甚至还会错过。

其实,与一年前相比,孔先生家长群的“生态环境”已经好多了。那时,女儿的班级刚刚组建,家长与教师之间还不太熟悉,所以相互之间比较客气,群里尽是些对老师的客套话和恭维话。“老师您辛苦了,保重身体”“天冷了,老师多添点衣裳”“照片拍得真好,老师厉害了”,这些话说得也并无不妥,但是却很容易把重要内容覆盖了。那时,孔先生在家长群找一条重要通知,往往都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还得在群里重新询问并确认。

但是,孔先生最头痛的不是小女儿的家长群,而是三年级儿子的家长群。群里有位家长,喜欢把自己孩子考得好的卷子拍下来放群里晒。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家长也会跟着晒出自家孩子的高分试卷。这让那些没晒卷子的家长感到非常尴尬,因为这会让大家猜到他们的孩子成绩比较糟糕。

教师 谨言慎行很忐忑

“我主要是在群里告诉家长孩子们的作业,其他的话是不会多说的。”市区某小学教数学的吴老师对待微信家长群,态度十分谨慎。在吴老师看来,家长们在群里对老师恭维产生的困扰真的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在群里与某位学生的家长聊太多,其他家长就会加入进来问类似的问题,这样老师有限的业余时间就全耗在里边了。

更让吴老师难以招架的是,群里的一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在家长之间相互传染。之前,有位家长在群里吐槽某位老师不给学生批作业而叫家长批的问题,家长们对此更是一呼百应。尽管,他们议论的老师不是吴老师本人,但相互之间毕竟是同事,任由家长们在群里吐槽影响真的不好。后来,吴老师只得和参与讨论的家长一个个私聊,才平息了家长群里的“负能量”。

幼儿园老师同样深感压力,幼儿园家长群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长会”,群里不光有孩子们的父母,更有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时,老师拍了孩子们上课的照片到家长群里,难免会遗漏掉部分孩子。此时,没拍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会私信叫老师再拍一张。对此,老师常常觉得很为难:不去理睬,怕家长认为老师不关心他们的孩子;去理睬了,又会影响正常的上课节奏。

共识 设定规则重沟通

那么如何减轻家长群对家长和老师产生的一系列隐形负担呢?在采访中,绝大部分被采访者都认为,给家长群设定一些规则,能很好地避免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内耗”。

市民孔先生认为,如果学校能规定一个班级建两个家长群,一个群专门给老师布置作业、发学校通知,不准家长们聊天,也不必回复“收到”,信息就一目了然;另一个群家长们可以在里边讨论,炫娃、晒成绩单都可以,不喜欢的家长可以屏蔽,但并不影响信息的有效接收。这样,像孔先生这种不经常看微信的家长,就不会错过关键的信息和通知。

吴老师则觉得,家长群也应该设定一些禁忌事项,比如绝对不可在群里发广告、红包,这样会让老师非常尴尬。家长群里原则上也不能谈论与孩子无关的事情,比如家长之间因教育观点冲突而展开的争论,这部分家长完全可以私聊,没有必要在群里说让其他家长来做他们的观众。至于对老师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同样可以通过私聊来沟通,这样家长群里负面情绪也不会过度传染。

总之,家长群是家长与学校之间架设的沟通平台,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的一些基本规则。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