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提案摘登

加快智能升级改造

民建市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市发展智能制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企业信心不足、人才储备匮乏、政府引导不够等问题。

建议:要提振企业信心,引进有经验的诊断咨询机构,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把脉问诊”,让企业对如何改造目标清晰。要在用工密集的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中开展试点示范,通过局部自动化、信息化改造,让企业尝到甜头,激发企业投入热情。要注重领军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企业培育主体作用和本地院校作用,院企合作,行业互动,培养一批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和适应新制造技术变革的技工人才队伍。同时,优化服务平台和配套政策,注重资源整合,细分市场,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大力扶持企业智能改造,加大奖补力度,充分发挥扶持政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规范我市代驾行业

戚晓峰、杨怡芳委员:“醉驾入刑”实施以来,代驾行业在我市迅速发展。但目前代驾行业还是一个“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统一标准”的“三无行业”,缺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约束,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服务过程缺少监管,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尽快出台代驾行业规范制度,明确代驾公司、代驾人员和车主的权利与义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确保代驾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同时明确主管、协管部门的工作职责,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行业监管和代驾企业的资质审批,建立代驾行业协会和网络服务平台,合力推进代驾行业监管工作。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适合代驾行业特点的准入登记条件,建立代驾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代驾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加大对“黑代驾”的查处打击力度,以保障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物价部门要尽快制定我市代驾服务行业收费统一标准,对代驾服务企业收费进行指导和监管,对价格违法案件加大处置力度。此外,还要推进我市代驾行业优秀企业品牌建设工作。

改造利用城镇存量建筑

徐雪峰、李美新委员: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增强节约集约意识,努力提高存量建筑的使用效率。

建议:动员建筑产权人、使用人自行对建筑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成职工集体住宿区,或者打造新兴服务业的平台和载体。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对存量建筑进行收购、兼并、提升,打造新的商业综合体。引入专业的众筹公司等,帮助民间创业者对存量建筑进行从上到下的专业设计改造。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回购部分工业用地的存量建筑,通过城市规划建设重新配置,用于发展健康养老、公共体育、仓储流通等产业。对闲置工业厂房、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根据地方特色,植入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特色旅游区。对于不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存量资源,鼓励产权人建设必须的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整合部分建筑,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部分不能继续使用的危房,建议在合理处置产权的前提下,进行复耕复垦。

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红色培训基地

蒋伟国、李向东委员:常熟在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资源,有条件通过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红色培训基地,获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开辟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新途径。

建议:抓住省内计划打造10所干部学院的契机,重点打造“沙家浜干部学院”。以市级财力为主体,先行升级改造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并合理利用原有沙家浜温泉地块的资源,规划、建设好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倾力打造我市的红色培训基地。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有名的培训基地,并串点成线形成红色教育线路。通过树立独特的红色文化标识、加强区域间联动协作、开设有品牌特色的现场教学课来深挖红色资源,让经典更经典,提升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将红色文化与江南水乡特色融合起来,用全新的布局理念推动红色培训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建立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打造精品红色教育线路,在衍生产品中融合地方文化,让培训活动更具特色。

持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李盛骏、程学军等委员:我市要深耕实体经济,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培育具有领先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和充满活力的创新企业集群。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客观上需要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特别是高素质职业技术工人。

建议: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规章和政策措施,在具体工作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对参加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为参保职工提供技能提升补贴。要加强职业培训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和管理,整合全市的优质培训机构,指导和鼓励企业与定点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根据企业需求,开设部分工种的高级培训班。统筹规划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允许和引导企业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相关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专项经费,支持高技能人才“师带徒”,并指导企业探索实践中高级人才评价体系和配套薪酬方案。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