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沈市村三措并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昔日环境信访村实现美丽转变

文/通讯员 秦珺

沿着支梅公路一路往东,连片的田地一年四季都在变幻着样貌:春耕时绿意漾漾,夏来时生机勃勃,秋收时金黄飘香,雪落时满目纯净。作为梅李镇的一个普通村庄,沈市村与支梅公路紧密相连,来往不绝的车流行人与辛勤耕作的农民一起装点着这个美丽的村落。

乡村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面子”。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在感到有面子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幸福的“里子”?沈市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近年来,沈市村通过“引导好、建设好、管理好”三措并举,一方面着力改造物质空间,依托各个自然村的自然风貌和不同特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挖掘文化元素,提升村民整体素质,激发村民自治能力,昔日的环境信访村成功实现美丽转变。

美在齐心

红色引领画好同心圆

“现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的垃圾,都要先按‘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后,再分别装入村委发放的垃圾桶,村干部们也一直和我们说的,只是添一点小麻烦,但对环境有大好处,我们都很支持!”说这话的是沈市村3组团里桥村民薛瑞明,在他看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沈市村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落实得十分到位。去年9月开始,梅李镇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每户村民在源头进行分类,村保洁员定时上门收运,然后环卫部门将分出的可堆肥垃圾收至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

如果乡村振兴需要一双翅膀,那么其中的一翼必定是文化精神。多年来,沈市村党委紧紧抓牢带头人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两网合一”的党建引领新模式,由村里年轻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打造了一支思想统一、方向明确、党性纯洁、凝聚力量的党支部班子,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同时,设立“红色先锋牌”“先锋号”“先锋墙”“先锋栏”和“上圩网格”红色先锋站,组织村“两委”干部、参战老兵、青年党员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激活“红色元素”。

美在管理

网格发力带来新面貎

沈市村“环境信访村”的旧帽子起源于聚集着的70多家“低小散”养殖场,因畜禽大多饲养在老房子内、养殖方式老旧单一,给周边百姓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但有些养殖户又以此谋生,这些实际情况都给关停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村两委决定开始畜禽整治的时候,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一开始就瞄准‘大户’。”沈市村党委书记唐晓东这样说道。

崔氏养猪场就是唐晓东所说的“大户”,顶峰时共有10跨猪棚5000多头猪,在当时甚至还流传着沈市村“猪比人多”的噱头。一年四季,猪粪的馊臭味总是弥漫在周边空气中,路过崔氏养猪场的村民被臭味熏得捂鼻疾行,方圆几公里的百姓长年都不得开窗,村里百姓连年为此信访。2017年6月,崔氏养猪场正式被列入“一场一策”关停对象,相关部门、村、网格员协同合作,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啄”出该养殖场偷排养殖污水证据,最终使养猪场负责人无条件同意评估。在挖机的隆隆声和墙体的轰然倒塌声中,这个大型养猪场被全部拆除,周边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沈市村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的劲头使其余的20多家“低小散”养殖场最终全部关停到位。这股势头在随后的“331”专项整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发动会、党员大会以及企业代表会议,坚决落实一日一报、每日例会制度,实地走访查看、督促隐患整改,以钉钉子精神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过筛子”,一片区域一片区域“堵漏洞”,使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美在内在

基础提升构建好生态

“原先1米多宽的石子路,现在变成了宽5米多的水泥路,还修好了停车场,我们终于可以把私家车开到自己家门口了!”沈市村26组杨树园村民周英元说道。通过“一事一议”表决,杨树园通村道路项目于2018年8月份开始修建,仅一个月的时候就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实惠新变化。

路修好了,河道也要定期清一清,基础配套设施也要整一整。2018年5月底,横泾河流域畅流活水工程圆满结束,对横泾河流域3.3公里的河道进行了冲淤,拉平河岸线,原来犬牙交错的河岸变得平直整洁,焕然一新。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设施、适度开发利用村内闲置资源、强化村级便民服务功能等方式,沈市村的村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升。

乡村振兴,就是既要让老百姓富起来,也要通过乡村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营建和谐宜居的村庄环境,让乡情更浓,乡村更美。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