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市纪委监委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述

文/通讯员 常纪宣

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纪检监察机关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如何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造常熟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是摆在市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做好这道“必答题”,交出一份满意答卷,靠的是对“四种形态”的全面理解和精准把握,靠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忠诚和责任担当。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忠诚履行职责,把“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据统计,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122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68.1%;立案385件,同比增长9.1%,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7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使用留置措施3件3人,实现了法纪、政治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管厚爱“正歪树”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在落实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管厚爱、抓早抓小,通过建立“防腐墙”“警戒带”“缓冲区”,防止党员干部从“好同志”一下子沦为“阶下囚”。

为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市纪委监委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从“小枝小节”入手,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系统。评价内容包含思想作风、学风会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及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共23项45条评价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给领导干部竖起了道德“高线”,划出了纪律“底线”,监管范围也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了八小时之外。

据了解,2018年,全市16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109人因“菜单式”选学未达到规定学分、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履行职责不力等情形被扣分。被扣分的干部表示,作风建设评价系统让大家在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就亮起了红灯、敲响了警钟,这是对干部莫大的关心和爱护。

市纪委监委还建立了约谈、函询制度,加强日常教育提醒,在党员干部“着凉打喷嚏”时,及时督促他们添加衣服或打预防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据统计,两项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累计约谈函询400多人(次),通过打开天窗说亮话、敞开心扉剖思想、开诚布公严批评,起到了澄清是非、纠正问题、教育挽救的良好效果。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须建国表示,不管是约谈还是函询,都是组织处置问题线索的一种方式,都是驶向问题党员干部的一艘救渡之舟,避免他们小错酿成大错,从违纪走向违法。

挺纪在前“治病树”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践行第二、第三种形态,就是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市纪委监委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形成了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强大态势。特别是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更是重拳出手,无论它穿上怎样的“隐身衣”,任其“七十二变”,都揪住不放,露头就打,坚决祛除“四风”病源。同时,对“四风”问题加大点名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信号,形成强大震慑。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持续发挥巡察的“尖兵”“利剑”作用,2018年共对39个党组织进行了常规巡察,实现了街道巡察“全覆盖”;注重做好巡察的“后半篇文章”,对发现的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确保巡察成果落地见效。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市纪委监委还不断加大问责追究力度,强化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履职不力、为官不为以及庸懒散拖等问题实行“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履职到位。其中,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不力的14名党员干部和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5个党组织、35名领导干部严肃问责,使“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高压反腐“拔烂树”

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减存量、遏增量,坚决把“烂树”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净化整片“森林”。

在查办案件中,市纪委监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释放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严肃查处民生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2018年,市纪委监委立案查处了一批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案件,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市纪委监委协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查办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扎实开展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增强百姓获得感。

“四种形态”环环相扣、层层设防,是一个有机整体。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市纪委监委将整体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既做好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各项工作,也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不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胜利,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的综合效果,努力打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为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