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建设特色载体厚植慈善文化 百米长廊为小学校园注入正能量

文/本报记者 陈竞之

这个学期,辛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发现,连接两栋教学楼的空中走廊变了样——这里完全被“德善”正能量包裹了。

这条南北向长廊长近百米,以习总书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教诲开篇,记录了上至国家、小到乡镇的善意善举。漫步廊间,目光所至之处点点滴滴皆为善——你既能看到新千年以来,当国内外同胞遭受地震、海啸等危难,举国上下伸出援手,帮助灾区人民同渡难关的“中国故事”,感受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也能捕捉到近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常熟的普通一员,甚至同镇同村的“老乡”,看到平凡人物的平凡人生因为各自善意的举动而闪烁与众不同的光彩。

长廊还立足本镇特色,深挖古今慈善文化。辛庄古称“积善乡”,取自“积善之家有余庆”的先贤教诲。在辛庄,自古就有着不少德行善举,卫氏族人以“为本族做好事”为宗旨兴办“义庄”;在清朝,有惩恶扬善的民间讼师谢方樽世居辛庄,为民伸张正义;民国时期,有一名朱姓先生为保卫一乡安宁而死,因学生为其树碑而故事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程桂林、黄珠少妹、黄凤兰等一批爱心人士远赴异乡而心系故土,坚持为家乡教育添砖加瓦。而今,辛庄镇德善绵延,爱心云集,黄阿雪以感恩之心报效家乡和父老乡亲,抱团行善,打造了“辛庄德善基金”“顾泾学子关爱基金”“吕舍爱心基金”多个公益基金,个人累计捐献钱物超20万元,吸引和带领200多人参与爱心公益活动;年过六旬的老人曹兴林临危不惧,跳入辛安塘中勇救落水者,从死神手中救回了两条生命;张港泾村平兴元为年迈父母置办房车,带着80多岁高龄的父母一同远游,引领现代孝老的新风尚……

这里自然也有辛庄中心小学学生们的善行印记。辛庄中心小学爱心基金会成立20余年,每年“学雷锋日”前后,学校都会组织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捐献闲置的图书、玩具、生活用品,把义卖所得全部注入“爱心基金会”用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校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家长、老师、学生志愿者合作疏导交通、护送学生出入校门,成为校门口一道暖心的风景线。学校还将德善教育与学校特色评弹团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们从身边好人好事取材,自由创作,自弹自唱,如今《德善辛庄谱新声》等一批作品荣登全国舞台,斩获了多个奖项。在“爱心树”上,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了对于爱心的见解:“爱能融化冰雪,爱能打开心扉,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爱会给我们欢乐与力量”“我们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改变世界,请大胆地拿出爱心,奉献吧。”

这条建在小学校园里的慈善长廊是学校德育文化新阵地,也是“常熟特色慈善文化”的新载体。近年来,常熟市慈善总会致力于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鼓励各镇把慈善文化建设同挖掘区域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厚植慈善文化,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自觉性。据了解,除了在辛庄镇建设慈善文化长廊外,市慈善总会还将继续依托各个镇级慈善分会,建成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慈善文化载体,让慈善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公园、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让常熟成为一座更加充满善意与爱意的城市。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