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临江滨海山水有灵 海虞镇地名故事多

文/本报记者 张怡心

因县境东临沧海、西倚虞山,常熟最早名为海虞。如今,这个名字被位于常熟北隅的乡镇所得。能当得起一城之名,足见海虞镇的历史文化渊源之深。海虞镇境内有山有水,古村、古街、古宅随处可见,仅从地名入手,就能挖掘出许多史料趣闻。

提起海虞镇,就不得不说福山集镇。福山因境内一山得名,本名覆釜山,又称釜山,后人取其谐音称福山。福山集镇历史悠久,据《重修常昭合志》载:“福山镇,跨福山港口,其西南有城堡,为古南沙县地,距今县城三十六里,福山镇总兵官驻焉。”汉代建制为南沙乡,并置司盐都尉署。晋咸康七年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以南沙县改为常熟县,并为县治。唐武德七年,常熟县治移至原海虞县城。清雍正四年,福山全境属常熟县。清宣统二年实行市、乡制,福山、萧桥、郑桥一带属福山乡。民国十八年,设福山区,辖福山乡、耿泾乡。民国二十三年,福山设镇。民国三十五年原武安乡、萧桥乡并入福山镇。1985年福山撤乡建镇。1999年6月,福山、王市、周行三镇合并建立海虞镇。福山镇跨港两岸,原为江南军事重镇,历代派重兵驻守,先后建有南沙城、金凤城、福山旧城、福山总兵城等城堡。总兵城毁于清咸丰十年,清同治初重建总兵衙门。残留东、南、北三座城门在民国时期被先后拆除,西门城基地处西湾街外,在20世纪50年代尚遗残迹。

福山集镇地域不大,但境内却有铜官山和殿山两座山。铜官山位于原福山镇之西,而梁大同六年至唐武德七年间常熟县治设在古南沙城即原福山镇一带,铜官山处在当时常熟县治附近,所以铜官山又名常熟山。《重修常昭合志》载:“常熟山,在县北三十七里,高一百五丈,周七里。本名铜官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山上有石如船,于诸山中为窿起。”铜官山高41.1余米,山南麓有巨石隆起2米许,宽约5米,呈长方形,两头狭窄,因外观如船形,俗称“石船”。“船”身镌刻“铜官山石船诗”七律一首,诗为:“闻道岩阿有石船,登临始信不虚传。帆凭老树风前挂,缆藉闲藤雨后牵。亘古未经江口浪,至今犹宿岭头烟。缘何不泛桃花渡,停泊山谿几百年。”明代常熟书法家严澍于万历二十年书并留名。因年久风化,部分字迹已磨泐不清。该处于1982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山古名覆釜山、釜山就是得名于如今的殿山。唐天宝年间,此山由釜山改名金凤山,五代后梁乾化三年改称福山,宋建东岳圣帝殿,又改名殿山。山高35.3米,与江北狼山相峙,形成长江门户之一。东侧为福山港,福山塘过此入江。殿山之巅有一塔。相传宋人为镇风水“聚福”而建塔,故名聚福塔。聚福塔始建于南宋,原为七级砖塔,内有石级直达塔顶,每块塔砖之一端,均刻“聚福塔”三正楷字。至清末民初,塔已仅剩底层,人称之为“塔幢”。1940年在原址重建五级砖塔。后渐废,至1978年全圮,“聚福塔”字样的塔砖也尽散失。1992年至1993年,原址重建。如今的聚福塔为七级砖身木塔楼阁形式,高23米,用琉璃瓦铺盖每层塔面,塔内设角钢结构楼梯可登顶。塔顶外饰圆形环,顶端呈葫芦状。塔身结构坚固,外观美丽。其下立“重建聚福塔碑”一通,并在周围建凉亭、茶室,种植花木。

王市集镇也是海虞镇一大集镇。王市以姓氏得名,曾名王墅、旺墅及耿泾镇。《重修常昭合志》载:“王市,跨耿泾塘,距城三十五里,街二道。有法云庵、地藏殿、高神庙、总管庙、斗姥阁、耿公书院。”唐宋时,王市属常熟县端委乡承化里、青山里和开元乡兴国里。元末,村民依耿泾塘聚居,至明代形成集镇,街二道,后发展成四道。清代,因商业兴盛,百姓亦称之旺市。清雍正四年,王市境内耿泾塘以东属昭文县,耿泾塘以西属常熟县。清宣统二年,王市属耿泾乡。1954至1957年,王市为梅李区直属镇。1957年设王市乡。1986年王市撤乡建镇。1999年与福山、周行合并建立海虞镇。

周行集镇因桥得名。明初有僧至此建庙造桥,取“周行天下”之意,遂名周行。清宣统二年,周行属虹桥乡。民国二十三年,周行设乡。1950年,王市、昙花、龙墩三乡及由何村乡划出部分村,组建周行乡。1992年撤乡建镇。1999年与福山、王市合并建立海虞镇。境内有周行桥,跨大坍塘,东接桥东街、西连桥西街。周行桥建于元末,始为木桥。清乾隆二年改建为三跨响板石桥。清道光十六年坍废,后草草修复。民国十八年重建,桥长10米,两跨中间砌有桥墩,为石梁、石板桥,并以铁栏杆围护。1976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的拱形桥,跨径24.6米,宽3米。2001年又改建为混凝土结构的平板桥,跨径18米,宽2米。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